字词 | 伊克巴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伊克巴尔1873—1938Allama Muhammad Iqbal巴基斯坦民族诗人、政治活动家。生于旁遮普省锡亚尔科城。曾获旁遮普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和法律。1908年以论文《波斯形而上学的发展》取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拉合尔律师公会,任拉合尔国立学院哲学教授。1915年发表伊斯兰宗教哲理诗《呼谛的秘密》(“呼谛”为波斯文和乌尔都文的“自我”之意,其哲学概念含有“自我认识”之义),认为人通过自我认识,可以修炼成“完人”,再按伊斯兰教义建立理想社会。后继续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写作大量宗教哲理诗,强调伊斯兰的精神力量,鼓舞穆斯林为自由而斗争。1927年当选为旁遮普省立法议会议员。1930年当选为全印穆斯林联盟阿拉哈巴德会议主席。因提议单独建立穆斯林国,被尊为巴基斯坦的精神奠基人。曾参加英印谈判伦敦圆桌会议。后病逝于拉合尔。主要诗作还有《孤儿的泣诉》、《驼队的铃声》、《贝呼谛的奥秘》、《杰伯烈尔的羽翼》、《格里姆的一击》、《东方的信息》、《永生集》以及表达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同情和支持的《侍酒歌》等。 伊克巴尔 巴基斯坦诗人。其作品大多富于爱国主义和哲理探讨精神。主要著作有诗篇《给旁遮普农民》等。 伊克巴尔 伊克巴尔1877~1938伊克巴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印度旁遮普省锡亚尔科特城(今属巴基斯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信仰伊斯兰教。 ☚ 黎萨尔 台木尔 ☛ 伊克巴尔1873—1938Muhammad Iqbal巴基斯坦诗人、哲学家。生于锡亚尔科特。曾从事伊斯兰教改革运动,宣扬民族解放独立。哲学思想上,认为抽象化了的人的个性即“自我”是世界之本质、生命之源泉及社会历史发展之动力。阐述伊斯兰改革理论的著作有《伊斯兰宗教思想的重建》等。 伊克巴尔 伊克巴尔伊斯兰教哲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877年生于印度旁遮普邦锡亚科尔特一个伊斯兰教家庭。1899年,在旁遮普大学获硕士学位。1905年赴欧洲,先后入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1908年回国从事教育和哲学文艺等方面的创作。1930年,当选为全印穆斯林联盟年会主席,翌年出席英印谈判会议。晚年长期患病,1938年逝世后葬于拉合尔的巴德夏大清真寺。他是用乌尔都文、波斯文写作的杰出诗人,曾获英国政府授予的爵士头衔。其诗歌在穆斯林世界流行很广。他主张伊斯兰教徒从印度分离出来单独立国,后被尊为巴基斯坦之父。他积极从事伊斯兰教的改革运动,抨击伊斯兰神秘主义者的禁欲遁世和自我克制理论,认为创造性的自我肯定才是穆斯林最基本的德行,要求穆斯林以尊敬而独立的态度对待现代知识,并以之正确对待伊斯兰教义。在哲学上,把“自我”看作一切存在和自然的主宰,生命的源泉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并在“自我”学说基础上提出“完人”理论,他以为人类最高类型的“完人”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历史命运的决定者。他的著述很多,重要作品有《伊斯兰宗教思想的重建》、《自我的秘密》、《驼队的铃声》等。现在,巴基斯坦建有伊克巴尔研究院和伊克巴尔大学,其思想深受南亚国家人民的尊敬。 ☚ 伊本·哈乃菲叶 伊斯兰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