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此不仅要改善企业外部的经济环境,还要引导企业改革内部经营机制。目前,在继续坚持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
❶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形式;
❷企业内部分配要坚持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个人劳动成果挂钩,适当拉开差距,克服平均主义;
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优化劳动组合,改革社会保险制度; 科学合理地修订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为企业内部人员合理流动打好基础;发展劳务市场,为企业和职工的双向选择、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❹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自行设置企业内部的机构;
❺确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调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三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三结合的管理办法。深化企业内部配套改革需要的几个条件:
❶保持政策的稳定与一致性;
❷从政策上保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条件;
❸突破部门、地区界限,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❹建立健全企业法规;
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