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拟又称拟效、仿用、套用、 出新。修辞格之一。故意模仿现成的词、 语、 句、 篇, 临时创造一个新的词、 语、 句、 篇。 如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 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 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是小众化。”根据 “大众化”临时仿照出 “小众化”。运用仿拟有助于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 并且能使语言生动活泼, 诙谐幽默, 富有讽刺意味。可分为“仿词”、“仿句”、“仿语”、“仿调”四类。 仿拟 仿拟也叫“点化”。修辞方式(辞格)之一。就是模仿前人现成的语句形式,临时造出相似的语句。运用仿拟辞格可以使文意推陈出新、新鲜活泼、幽默风趣。 仿拟有两大类: ❶仿句。就是仿造与古人语句相似的句子结构。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模仿庾信《华林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❷仿意。就是仿拟古人文章的意境、语调。如苏轼《纵笔三首》:“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是仿拟白居易《醉中对红叶》“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仿拟与引经都引用古人诗文,区别在于引经多是照录原句或者在字词上略有变易,而仿拟则多在语句、意境上变化使用;引用重在援用前人现成的意义,仿拟重在造出新句新意。 ☚ 引经 点化 ☛ 仿拟辞格之一。亦称“仿连”、“仿词”。为了使行文富于情趣,根据上文出现的语句,临时巧妙地仿造新语句的修辞方法。如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贡父(刘攽)晚苦风疾,鬓眉皆落,鼻梁且断。一日与子瞻数人小酌,各引古人语相戏。子瞻戏贡父云: ‘大风起兮眉飞飏,安得壮士兮守鼻梁。’座中大噱。贡父恨怅不已。”其中“大风起兮……守鼻梁”即仿拟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壮士兮守四方”中第一句和第三句而成。 仿拟par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