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任弼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任弼时1904—1950

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
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和共青团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曾任团中央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市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政委,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著有《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什么》、《列宁与十月革命》、《联合战线问题》等。
原名:培国
幼名:二南
学名:弼时
笔名:弼、弼时、辟世、闢世、避世
西文笔名:P.S
俄名:布林斯基
化名:史林、诗圃、胡少甫、秋
别名:史村、伯堂、伯棠、陈林、实、彭德生、弼世、弼实、辟士、辟古、辟时

任弼时1904—1950

任弼时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湘阴人。1920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去苏联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历任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起改名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部长,在团的第三、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任共青团中央总书记。在党的第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调到党中央工作。1929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湖北省委书记,在安徽、上海、武汉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两次被捕入狱,保持了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1931年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3月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1933年任中共湘赣边区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长征途中,先后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和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等职。同朱德、贺龙等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秋,被派驻莫斯科,领导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40年奉调回国,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1943年在党的三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党的“七大”和七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49年被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

任弼时

学习任弼时同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青
年团华南工作委
员会
青年出版社华南营业处1950年版55页

踏着任弼时同志的战斗道路前进 青年团上海市工委办公室编印1950年版
54页
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任弼时同志治丧委
员会
青年出版社1951年8月版414页
任弼时
怀念任弼时同志
甘征文 韩少功
中共泪罗县委宣传
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295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26页
骆驼之歌——任弼时的故事颂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5月版110
任弼时的故事侯赖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6月版146
伟大的战士任弼时
任弼时同志八十诞辰纪念集
高军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综合研究组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12月版164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8月版148页
任弼时
人民的骆驼——任弼时的故事
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最亲爱的爸爸
悼我的父亲
共产党人的坚强性格——回忆任弼时同志两次
被捕前后
萧河
刘启光 潘克定
远征 远芳
任远志
陈琮英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241页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版155页
人民日报1950年10月30日
人民日报1950年10月31日
中国青年报1960年10月27日
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辽宁日报1960年10月27日
怀念我的爸爸任弼时
忠心耿耿 艰苦奋斗——任弼时同志的艰苦朴
素生活片断
任弼时同志纺线
任远志
萧伯
北京日报1960年10月27日
文汇报1960年12月30日
解放日报1977年10月20日
他是我们党的骆驼——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七
十五周年
王首道人民日报1979年4月26日,新华月报
1979年4期
“小孩子要用心读书”——回忆爸爸任弼时二三
任远远湖南日报1979年6月1日
大革命后期的任弼时和团中央
回忆弼时同志
薛任
师哲
中国青年报1980年6月28日
光明日报1980年10月27,新华月报1980
年10期
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忆我的爸爸任弼时
铭刻在心头的记忆
中国人民的骆驼——记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任弼时和农民
一生忠于党,风范遗后人——访任弼时同志的
夫人陈琮英同志
任远远
陈琮英
萧岸
曹炜
甘如
长江日报1981年6月19日
文汇报1981年6月29日
北京日报1981年7月3日
中国农民报1981年7月5日
北京晚报1981年7月7日
任弼时同志的“三怕”
我给任弼时同志抬担架
任弼时同志在武汉
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任弼时和青年运动
伟大的战士 青年的楷模——回忆弼时同志的
青年时代
甘如
毛少先
李子仪
吉传仁
萧劲光
光明日报1981年11月22日
新疆日报1982年9月30日
长江日报1983年10月26日
文汇报1984年4月5日
中国青年报1984年4月26日,理论月刊
1984年6期
回忆我的爸爸任弼时
爸爸对我们的言传身教
任弼时同志与湘赣根据地——纪念任弼时同志
诞辰八十周年
任远芳
任远远
王首道
工人日报1984年4月28日
人民日报1984年4月29日
人民日报1984年4月29日
任弼时同志在上海——记任弼时同志的女儿任
远志的谈话
张默解放日报1984年4月29日
一颗博大的心——回忆爸爸任弼时
深切的怀念——回忆任弼时同志几件事
怀念任弼时同志
任远志
任玉洪等
傅钟
解放军报1984年4月29日
工人日报1984年4月30日
解放军报1984年4月30日

战略转移善运筹——回忆和任弼时同志相处的
日子
萧克解放军报1984年4月30日
任弼时同志对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贡献蒋南翔中国青年报1984年5月3日,理论月刊
1984年6期
往事与怀念
回忆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任弼时和六届七中全会决议
中共中央讣告任弼时同志逝世
任弼时同志简历
张启龙
张仲实
张树德
人民日报1984年5月13日
人民日报1984年5月13日
人民政协报1985年7月19日
新华月报1950年11期
新华月报1950年11期
伟大的战士——记任弼时同志
和弼时同志共同生活和战斗的岁月
永远的怀念——回忆在莫斯科期间任弼时同志
对我的关怀和教导
高军
陈琮英
方志纯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1期
革命文物1980年1期
新湘评论1980年8期
宝塔山下正气篇——记任弼时同志在“抢救”运
动中与康生的斗争
艄公湘江文艺1981年1期
任弼时
关于任弼时的史料
“我的党内的母亲”——回忆任弼时同志
黄京尧
吴腾凤
师哲
党的生活(上海)1981年5期
读书1981年5期
人文杂志(198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六
十周年专刊)
任弼时(1904-1950)关国煊*传记文学1981年39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51页
关于任弼时在上海被捕情节的订正
爸爸留在我记忆里的几件事——访任弼时同志
的儿子任远远
冯继烈
丁洪章
党史研究1982年1期
共产党员(辽宁)1982年4期
难忘的三十九天——回忆和任弼时同志一起坐
牢的日子
周朴农口述 冯继
烈整理
浙江青年1982年12期
关于红二方面军组成与任弼时同志任该军政治
委员的时间问题
李艺之文献和研究1983年5期
任弼时和他的孩子们
继承革命先烈的伟大遗产——在首都青年代表
瞻仰任弼时同志纪念馆时的讲话
丁洪章
胡耀邦
山东青年1983年7期
青运史研究1984年2期
青年的引路人(任弼时)
任弼时同志生平大事简表
中共汨罗县委员会青运史研究1984年2期
文献和研究1984年4期
难以忘怀的记忆(写在任弼时同志诞辰八十周
年的日子)
陈琮英瞭望1984年16期,新华文摘1984年6期
任弼时战斗在上海的日子里
任弼时在青年团中央任主要领导人时的称谓是
什么
许余平
钱泉谷
上海青运史资料1985年1辑
文献和研究1985年2期
爸爸的“三怕”
难忘的记忆
革命伴侣——记任弼时与陈琮英
任弼时
五四时期的任弼时
任远志
陈琮英
纪学
刘白羽
萧劲光
革命英烈1985年6期
革命英烈1985年6期
退休生活1985年10期
八路军七将领第13页
五四运动在湖南回忆录第223页,五四运
动回忆录(上)第505页
任弼时同志在安庆狱中斗争片断方诚文史集萃(全国政协)第2辑第75页,安庆
文史资料第4辑第1页
党和人民的骆驼——任弼时传略
我们党的管家人——回忆任弼时同志
铭刻在心头的记忆
任弼时
任弼时(1904-1950)
王凌云
师哲
陈琮英
高军 范寅铮
不屈的共产党人(4)第368页
中共六十年纪念文选第366页
中共六十年纪念文选第377页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卷第1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23页
任弼时(1904-1950)
任弼时
张敏孝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96页
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2集第28页

任弼时同志简历
痛悼伟大的人民战士——任弼时同志
痛悼弼时同志
痛悼弼时
华应申
陆定一
陈琮英
陈琮英
中国共产党烈士传(青年)第1页
中国共产党烈士传(青年)第1页
中国共产党烈士传(广州)第5页
中国共产党烈士传(青年)第16页,烈士亲
属的回忆第3页,湖南革命烈士传第6
革命的良师——回忆任弼时同志对我的教育
任弼时在南陵被捕经过
他是我们党的骆驼——回忆无产阶级革命家、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任弼时同志
刘俊秀
纪自友
王首道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28页
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21页
怀念集第87页
在创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日子里——回
忆敬爱的任弼时同志
何启君青春的脚步第2页
跟随中央首长的岁月里
转战陕北途中的任弼时同志
怀念任弼时同志
任弼时(1904-1950)
李少清
郭骆
晏福生
星火(4)第19页
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129页
峥嵘岁月第5集第263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辑第763页

任弼时

任弼时年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604页
任弼时与中国青年
任弼时传
柳建辉 郑雅茹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19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794页
缅怀与研究:回忆任弼时
任弼时
我的父亲任弼时
任弼时
任弼时
杨瑞广等
章学新 蔡庆新
任志远
蔡庆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工作室等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440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71页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75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188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63页
革命的良师——忆任弼时同志对我的教育和培
刘俊秀南昌晚报1979年11月21、22日
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中的风范
缅怀我国共青团工作的奠基人——写在《任弼
时选集》出版之前
田为本
中央文献研究室综
合研究组
人民日报1986年7月20日
中国青年报1987年9月24日
任弼时——中国青年的卓越导师
任弼时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学习父亲任弼时
任弼时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写在《任弼时
选集》出版的时候
章学新
章学新
任远远
王首道
中国青年报1987年9月25日
光明日报1987年9月27日
北京日报1987年9月28日
解放军报1987年9月29日
不能忘怀的历史巨人——纪念任弼时八十五周
年诞辰
廖盖隆人民日报1989年4月20日
忆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任弼时在红军早期建设中的贡献
青年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纪念共青团建立
七十周年深情缅怀任弼时
薄一波
章学新
何启君
人民日报1989年9月22日
人民日报1990年11月4日
人民日报1992年6月28日
忆弼时同志
红军长征中的任弼时
任弼时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
丁 玲
章学新
聂祖海
新观察1987年19期
文献和研究1987年3期
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4期

任弼时未曾出席西北向岷县、漳县会议
任弼时首次赴苏时间考
西安事变前后的彭德怀和任弼时
任弼时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试论任弼时对中央苏区党的建设的贡献
任弼时提出“以毛代项”为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
的始末
秦 生
沈海波
宋毅军
迟爱萍
凌步机
章学新
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4期
中国青运1990年4期
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3期
党的文献1992年4期
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5期
中共党史研究1993年1期
任弼时早年建团思想探讨
任弼时的经济思想研究
论任弼时的经济建设思想
任弼时与陕甘宁边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
与实践
沈志高
吴崇信 张培林
彭焕才
雷云峰
毛泽东思想论坛1994年3期
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4期
湘潭大学学报1994年4期
人文杂志1994年5期
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综述
略论任弼时在秋收起义中的贡献
略论任弼时在抗战时期对拥立毛泽东为中央领
导核心的独特贡献
蔡庆新
张检明
蔡庆新
党的文献1994年5期
湖湘论坛1995年1期
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4期
抗战时期任弼时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论任弼时在五卅运动前后关于青年运动的战略
策略思想
章学新
蔡庆新
党的文献1995年5期
党的文献1999年3期
任弼时王凌云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352页
精通俄语的任弼时
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诞生85周年
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电视连续剧《任弼
时》播映
杨大力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中外名人学外语的故事第62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103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4)第92页
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九十周年诞辰纪念
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委员会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104页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4页
任弼时(1904—1950)廖国良 田园乐编
中国工农红军事件人物录第383页
任弼时(1904—1950)
任弼时同志出席兴国团代会
永远的怀念——回忆在莫斯科期间的任弼时同
志对我的关怀和教导
范济国
周爱民
方志纯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72页
回忆中央苏区第482页
怀念集第66页
任弼时(1904—1950)
任弼时(1904—1950)
以爱国主义的新高潮悼念任弼时同志
任弼时(1904—1950)
任弼时(1904—1950)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肖 华
京 声 溪 泉
章学新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436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180页
艰苦岁月第61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279页
解放军将领传第七集第89页

任弼时

 湖南湘阴新屋里(今属汨罗)人。原名二南,又名培国。1920年在长沙参加俄罗斯研究会。同年在上海加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回国,次年任团中央委员、组织部长、代理书记。1927年任团中央书记。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曾与陈独秀右倾错误作坚决斗争。八七会议上当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曾领导鄂南地区武装暴动。1929年3月,负责江苏省委工作,年底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武汉市委书记和湖北省委书记。次年,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旋赴中央革命根据地,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1933年遭“左”倾冒险主义打击,改任中共湘赣边区省委书记。次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与红二军团会合后,兼任红二军团政治委员、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书记,参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参加长征。1936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了坚决斗争。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负责中央书记处的常务工作,并主管中央组织部、西北局和工青妇的工作,成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1943年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与了党中央许多重大方针政策的制订和贯彻执行。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

任弼时 - 可可诗词网

任弼时

 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湘阴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归国。次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部长。1927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曾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作过斗争。1931年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1933年任中共湘赣边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长征途中先后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和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被派赴共产国际工作。1940年回到延安后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第五至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任中央直属支队司令员,协助毛泽东等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9年被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

任弼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1904年4月30日生。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5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2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7月回国,9月任中共江浙区区委委员。1925年1月,任团中央组织部部长,5月代理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4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5月,团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团中央总书记。8月,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3月,参加临时中央工作,代理江苏省委书记。1930年4月,任中共长江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市委书记。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3月,进入中央根据地,先后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湘赣边区省委书记。1934年6月,任红六团政治委员会主席。1935年11月,随红二、六军团长征,任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1936年11月,到达陕北。1937年8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至1940年2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1940年3月回国,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3年3月,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6月,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49年4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上当选为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12时36分病逝。

任弼时

任弼时1904—1950Renbishi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湘阴人。生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 4月30日。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次年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部长。1927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共五大至七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9年任中共长江局委员兼湖北省委书记。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3年后历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43年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在中共七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49年被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

☚ 饶漱石   王明 ☛

任弼时1904—1950

湖南湘阴(今属汨罗)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27年党的五大后,在党的历次大会上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及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历任中共湘赣边区省委书记兼红六军团政委、红二方面军政委、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任弼时1904~1950

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又名任培国。湖南湘阴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团中央组织部长,1927年任团中央书记,1929年任中共长江局委员兼湖北省委书记,1931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长征中任红6军团政治局委员会主席和红2方面军政治委员等职。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43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在1947年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转战陕北,任中央直属支队司令员。1949年被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病逝于北京。主要著作收入《任弼时选集》。

任弼时

任弼时1904~1950

原名二甫,学名培国。汩罗人。1920年加入社青团。同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加入共产党。1924年回国,次年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团第三、四届中央委员。1927年选为团中央书记,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坚决斗争。“五大”当选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29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湖北省委书记。1931年当选“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1933年任湘赣边区省委书记。长征途中,先后任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和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等职。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1936年6月率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同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对张国焘分裂路线进行坚决斗争,完成第二、四两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任务。“七、七”抗战爆发后,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主持中央组织部、西北局和工青妇工作,中央书记处书记。“七大”后续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49年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病逝北京。

☚ 任凯南   向达 ☛

任弼时1904—1950

原名二南,学名培国。湖南湘阴(今汨罗)人。1920年暑期在长沙参加俄罗斯研究会,8月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到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2年初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回国后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工作。在团的“三大”、 “四大”上均当选中央委员,1925—1927年先后任团中央组织部长和总书记。在中共第五、六、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还先后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28—1930年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湖北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1931—1933年先后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1934—1936年先后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会主席、二、六军团政治委员、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政治委员、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这期间,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先率红六军团西征,与红二军团会师后同贺龙一起领导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之后又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错误,促使了红军三个方面军在陕北会师。抗战时期,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后到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回国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先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参加领导了整风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曾和毛泽东等一起转战陕北,参加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还负责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1949年在团的“一大”上被推为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病逝于北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