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价格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价格改革jià gé gǎi géценовя рефóрма;рефóрма цен

价格改革

专指新旧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转换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❶1979—1984年,“完善计划价格体制”的思路居主导地位,即以政府有计划地调整价格为主要改革方式,先后进行了六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
❷1985—1991年,“实行混合价格体制”的思路居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了价格体系改革的重要性,突破了着重完善计划体制的框框,确立了放调结合的改革方式。
❸1992年开始至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目标模式确定并居主导地位,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价格改革

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府直接定价为特征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所进行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改革。价格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组织形式。这些制度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等。价格形成机制,是指在一定的价格管理体制下,价格形成与变动的内在过程。在我国原有的价格管理体制下,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权高度集中于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而生产者和经营者基本没有定价权。在这种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下,价格主要由政府直接以行政手段确定,并且“一定终身”,长期基本不变。结果造成价格体系的严重扭曲,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其价值,也不反映其供求关系。突出表现在: (1) 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严重偏低,且购销价格倒挂,致使国家财政补贴过多,而且年年增加;(2) 不同产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主要是矿产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品与加工工业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3) 同类商品之间的比价没有拉开,优质不优价,劣质不低价;(4) 服务收费不合理,价格偏低,并带有计划经济下福利分配的性质。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要求和违背经济规律的状况,成为导致经济系统中生产结构、技术结构、流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并使基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定价权主体由国家转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就是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价格的形成与变化。这有利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

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政府直接定价为特征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所进行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改革。

☚ 价格标准   价格管理体制 ☛
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1985年

指用新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取代旧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转换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试点,其中包括价格改革的试点。198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进入全面改革,价格改革也由试点进入全面铺开。1985年4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1985年的价格改革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物价局局长成致平向记者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价格体系基本理顺。1985年是价格体系改革的头一年,迈好今年的这一步,对以后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重大。1985年价格改革的基本方针是:放调结合,小步前进。即:放活价格与调整价格相结合,走小步子,稳步前进。改革的重点有三项:放开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销售价格,调整农村粮食购销价格,适当提高铁路短途运价。成致平说,前两项价格改革,大部分地区已经顺利执行。后一项价格改革,正在进行准备,将在上半年内执行。此外,上半年已经执行和下半年即将执行的,还有:部分商品要拉开质量差价,实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按规定由企业自销的部分工业生产资料,由企业自行定价,实行市场调节;适当调整煤炭的品种差价和地区差价,但城市生活用煤不涨价;一部分中西药品价格,要作有升有降的调整,药价总水平不提高。成致平指出,今年准备分期分批出台的这些改革,主要是围绕着改革生产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的,是积极而又稳妥的,有利于逐步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是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迫切需要,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务院领导曾经指出,1985年价格改革,主攻方向要明确,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行,不允许各行其是干扰统一部署,更不准趁机涨价、变相涨价,这是一条纪律。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共同职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遵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以及有关规定,在开放、搞活、改革的同时,大力加强市场和物价管理,严肃物价纪律。对于任意提价、变相涨价、哄抬物价、乱收费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肆意编造涨价谣言,扰乱市场物价的,要给予有关的领导者、违纪者经济惩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违法的要依法制裁。广大干部和群众要积极参与对物价的监督检查,推动各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价格改革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原则:逐步使绝大多数商品实现等价或近似等价交换原则,理顺价格和经济关系,在改革的步子上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承受能力;价格改革要保证绝大多数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并随着生产的发展,使广大职工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价格改革中要保持市场物价有控制的上升,避免市场物价发生波动,力争做到基本稳定:价格改革要同其他相关改革协调配套;价格改革要有助于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求。1985年的价格改革方案,总的来说执行顺利,市场平稳,情况比预计的要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价格改革,准备不足,影响较大;有的地方乘机乱涨价的歪风没有刹住,部分城市蔬菜价格高,若干大中城市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幅度大;部分地区国营食品、蔬菜公司的工作不适应,调剂供求、平抑价格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决不能因为价格改革起步比较顺利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必须抓紧抓好各方面的工作,防止物价出现大的波动。国家物价局《关于价格改革出台情况及稳定物价措施的报告》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一次全面的物价大检查。对提价不当的,要纠正;对乘机乱涨价,乱收费的,要坚决制止,并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 统购包销   商业内部调拨价格 ☛
000001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