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晚期青銅酒器。高四四厘米,口徑一五·四厘米。1980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出土。𦉢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時期的一種頗為少見的大型容酒器。此器汹廣肩、平底、假圈足,蓋深合於器頸内。器形似西周早期不設雙耳之罍。肩有兩條裝飾性捲龍耳,頸下有四小繫,可結帶。蓋沿、肩及假圈足上各飾方向相反的帶狀鱗紋,頸部飾竊曲紋,腹部滿飾鱗紋,此種紋飾流行於西周中、晚期。銘文五行十四字,鑄於肩及蓋外沿。記載仲義父造此器以供外出使用。銘文鑄於器表,約即始於此時期。仲義父之器傳世的尚有列鼎兩組及中義父編钟八件,均為1960年陝西扶風縣齊家村出土。中義父與仲義父當係一人。現藏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