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仪同三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仪同三司

三司即三公。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从此始。魏晋以后,仪同之号渐多。北周改开府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隋改为散官,唐、宋、元因之,明废。《后汉书·邓骘传》: “延平元年,拜邓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始自骘也。”唐张说《齐卢思道碑》:“公节仪独存,侍从趣邺,告至行赏,授仪同三司。”参阅《通典·职官十六·开府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

隋勋官称谓。正五品。见“上柱国”条。

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

官阶名。汉代置。即其仪卫同三公。《晋书·职官志》: “殇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始自此也。” 《金史·百官志一》: “从一品上曰开府仪同三司,中曰仪同三司,中次曰特进,下曰崇进。”

☚ 仪鸾局使   仪比三司 ☛

仪同三司

隋勋官称谓。正五品。

仪同三司yí tóng sān sī

官名。原意是非三公而给予与三公相同的待遇。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晋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北魏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齐、北周、隋皆置。北齐则以仪同三司为官名。唐改仪同三司为骑都尉。见《通典·职官十六·开府仪同三司》、《隋书·百官中、下》、《后汉书·邓骘传》。

仪同三司

初为皇帝授予功臣的待遇,即未担任三公的官员享受三公(三司)的礼仪待遇,始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授予范围扩大,逐渐演变为官名。北魏定为从一品,北齐二品。北周定为九命勋官。隋初沿置,正五品上,炀帝时罢。唐初复置,高祖武德七年 (624) 罢。

仪同三司

(1)官名。其地位略次于乐府仪同三司”。见该条。(2)勋官名。隋置,秩从五品。(3)文散官名。金代始置, 秩从一品中。元升为正一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