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德配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德配天西周初期的一种伦理观,周公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公认为,“天命”并不固定,“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只是夏和殷的后王“大淫图天之命”,“逸其逸,图厥政,不蠲烝”(政治黑暗,骄奢淫逸,祭品不清洁),上天才降给他们大祸,令其国亡。周公以此教训周朝的奴隶主贵族,要他们从夏、殷的灭亡中吸取教训。他说“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尚书·多士》),上天不会把大命交给那些没有道德的人。可是“天惟纯佑命则”、“亦惟纯佑秉德”(《尚书·君奭》)。就是说,上天喜欢和支持那些有道德的人,让其取得并保持“大命”,殷代的先王就是这样。同样,周虽取得了天下,可是并不能说基业因此就永远固定了,也不能说上天会永远帮助周的贵族。“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详”。关键在于人(“惟人”)以好的品德去取得天的信任,“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周公提出的“德”是统治者的“德”。具体内容是敬天保民。一方面要“敬天”,借“天”的权威来维护统治,一方面要占有和保住更多的劳动力。“以德配天”的思想突破了夏商时期完全依靠“天命”的宗教迷信,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特别是道德的作用。在当时起到进步的社会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