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令狐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令狐楚 令狐楚766—837字殻士,号“白雲孺子”。排行四。祖籍敦煌(今属甘肃),家居太原(今属山西)。唐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历桂州、太原四府从事。宪宗元和(806—820)年间,迁监察御史,拜右拾遗。历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又转职方郎中,充承旨学士。迁中书舍人。出为华州刺史,徙河阳节度使。元和十四年(819),授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历宣歙观察使、衡州刺史、郢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陕虢观察使、河东节度使、吏部尚书等职。文宗大和九年(835),为太常卿,守尚书左仆射,进封彭阳郡开国公。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于任。册赠司空,谥文。楚工文善诗,曾掌制多年。元时天彝称“武元衡、令狐楚皆以将相之重,声盖一时,其诗宏毅阔远,与灞桥驴子上所得者异矣”(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引)。《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续拾》补诗二首。《旧唐书》卷一七二,《新唐书》卷一六六有传。事又见《唐诗纪事》卷四三,《唐才子传》卷五等。 ☚ 牟融 韩愈 ☛ 令狐楚766—837字悫士,一作壳士,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文学家。与唐诗人王维、张仲素皆曾任中书舍人,故合称“三舍人”。贞元七年进士,由太原掌书记迁节度判官,召右拾遗。宪宗时官至宰相,后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时先后任宣武军、太平军、河东节度使。后入朝为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封彭阳郡开国公,位终兴元尹。原有集一百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存文六卷。 令狐楚766—837字殼士,太原人。贞元间进士及第。宪宗时,累擢知制诰,后召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楚工诗,当时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唱和甚多。曾有《漆集》一百三十卷行于世,后世未见著录。《全唐诗》存诗一卷。 令狐楚 令狐楚765—836唐代辞赋家。新、旧《唐书》有传。字殻士。燉煌(今甘肃敦煌)人。贞元七年(791)进士,以文学知名。历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转本司郎中,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出充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召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即位,转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宣歙观察使。俄贬衡州刺史,再徙,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擢陕虢观察使,复罢还东都。敬宗立,拜为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文宗立,入为户部尚书,俄拜东都留守,徙天平节度使。徙河东,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俄兼太常卿,进拜左仆射,彭阳郡公。开成元年(836)拜山南西道节度使,明年卒。楚在政治上属于牛僧孺党。今存律赋2篇,载《文苑英华》卷一一七、《全唐文》卷五三九。 ☚ 付霖 白行简 ☛ 令狐楚765—836唐朝大臣、诗人。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贞元进士。历任诸镇节度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内。生前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家唱和,著名诗人李商隐亦出其门下。唯佳作不多。原著《漆奁集》 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令狐楚 令狐楚766——837字壳士。宜州华原(今广西宜山)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宪宗时,为中书舍人、知制诰。敬宗时为尚书仆射,后出为刺史、节度使。《全唐文》载其文5卷,多为表奏,风格自然流畅。当时,世人称其“于笺奏制令尤善,每成一篇,人皆传讽”(《新唐书·令狐楚传》),其骈文“隶事生动,犹得子山遗意”,评价甚高。 ☚ 柳冕 韩愈 ☛ 刀丛草表/援笔作判 ☚ 佳赋驰誉 刀丛草表 ☛ 令狐楚766 or 768~837Linghu Chu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