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仙露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仙露汤 《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方药物】 生石膏90克(捣细) 玄参30克 连翘9克 粳米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用水1升,煎至米熟,其汤即成。约可得清汁600毫升,先温服200毫升。若服完1剂,病犹在者,可仍煎1剂,服之如前。使药力昼夜相继,以病愈为度。若患者腹中微觉凉,或欲大便者,即停药勿服。候两三点钟,若仍发热,未大便者,可少少与服之。若已大便,即非溏泻,而热犹在者,亦可少少与服。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适应病证】 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脉象洪滑,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黄 ,或有时背微恶寒者。

仙露汤

仙露汤

本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系从《伤寒论》的白虎汤演变而来。方由生石膏(捣细)三两,玄参一两,连翘三钱,粳米五钱组成。上四味,用水五盅,煎至米熟,其汤即成,约可得清汁三盅,先温服一盅。若服完一剂,病犹在者,可仍煎一剂,服之如前。使药力昼夜相继,以病愈为度。然每次临服药,必详细询问病人,若觉腹中凉,或欲大便者,即停药勿服。候两三点钟,若仍发热,未大便者,可少少与服之,若已大便,即非溏泻,而热犹在者,亦可少少与服。功能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主治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脉象洪滑,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
本方所治证属伤寒、温病邪入阳明,气分热盛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方中石膏辛甘而寒,为清阳明经热之主药,并有辛散透达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府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配伍玄参甘寒清热,并能滋阴生津。少加连翘可以清热解毒,轻清而散,善走经络,以解阳明在经之热。粳米清和甘缓,养胃生津,能逗留金石之药于胃中,使之由胃输脾药力四布。共成清热生津之功。热清津生,故有“仙露”之名。临床运用时应注意方中粳米,不可误用糯米,因糯米性粘,固闭药力,留中不散,非所宜也。
石膏粥(《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 石膏半斤,粳米一合。水五大盏,煮石膏,取二大盏,去石膏,用米煮粥,入葱白二茎,豉汁二合,更同煮,候熟,空心食之。功能清热散邪养胃。主治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
双玉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石膏、寒水石等分。上为细末,煎人参汤调下三钱,食后服。功能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主治痰热咳喘,痰涌如泉。
石膏汤(《喉科秘诀》卷下) 石膏一两,玄参五钱,天花粉、知母各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功能清热养阴。主治肺胃热盛,喉风咽痛。

☚ 竹叶石膏汤   栀子豉汤 ☛
000039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