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他山之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 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 他山之石他(它)tā shān zhī shí源出《毛诗》。本指别处山上的石头,也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玉。比喻别国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国滞,则可以治国。”郑玄笺:“他山喻异国。”后用“他山之石”比喻能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或可资借鉴的外力。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逾于万里。”也作“他(它)山之攻”。《聊斋志异·司文郎》:“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也作“他(它)山”。《群书治要》卷四五引汉·仲长统《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学,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则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风可发矣。”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 ☚ 似懂非懂 贪多务得 ☛ 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监的外力。明代李贽《复陶石篑》: “生因质弱,故尽一生气力与之敌门,虽犯众怒,被谤讪,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解义】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或提高认识的外力。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释义】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可以用来琢磨玉器的山石。比喻可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鲁迅《〈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他山之石tāshānzhīshí《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同“他山”。攻: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意指别国的贤才可作为本国的辅佐。后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或改进提高的外力。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解释 本作“它山之石”,今多写作“他山之石”。意思是别国的贤才也可用来辅佐本国,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用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给以帮助的外力。参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作“它山之石”。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解义】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错误或提高认识的外力。 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他山: 别的山。原是《诗经·鹤鸣》中的语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拿来琢磨玉器。比喻别国人才可以为本国所用。现在比喻可帮助自己提升水平、改进不足的外力。鲁迅《〈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他山之石ta shan zhi shi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本来指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我所用。后比喻能为自己提供借鉴以纠正错误、弥补不足的外力。 他山之石tāshānzhīshí他山:别的山。原指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借以琢磨玉器。今多比喻能借以帮助自己改正错误、弥补不足的外力。《诗·小雅·鹤鸣》:“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RS4S【他山之石】tā shān zhī shí别的山上的石头。原指借别的山上的石头来打磨玉器。后比喻能借助别人(多指朋友)的规劝来帮助自己改正缺点。他山:也作“它山”,指别的地方。现常指外国。 他山之石tāshānzhīshí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鲁迅《集外集拾遗新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