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从众现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从众现象

从众现象congzhong xianxiang

个人因为受到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与众人趋于一致的现象。这里的群体压力既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自己想象中产生的。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谢里夫提出来的。50年代,S·E·阿希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要求被试者与其他几个人(这几个人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助手,但被试者不知道)一起判断线段的长度(见图),选出下图左边3条线段A、B、C中哪一条长度与D等长。当假被试者都说A与D的长度相等时,有32%的被试者也做出了同样的回答。阿希认为,这是因为被试者不愿使自己处于与众不同的位置变得孤立而产生了从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从众心理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情况模糊不清、缺乏明确判断标准的时候。而且,个人的人格特点也会影响到其从众行为的产生,怯懦的人比自信的人更容易顺从别人。从众不是盲从,而在于同别人、同众人的想法、行为取得一致,其原因在于群体的压力。

☚ 社会性受虐欲   从众行为 ☛
从众现象

从众现象

原指相符行为的一种。群体成员受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在态度和行为上相一致的现象。从众现象大都是在群体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与其他成员一致时,就有一种安全感,否则,个体就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促使他趋向一致。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是大多数人的意向使个体在心理上往往难以违抗。在社会舆论活动中,从众现象是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成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意见为准则,做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的心理习惯。从众包括思想上从众和行为上从众两种情况。从众对规范的服从是盲目的,是为了避免感到压力和孤独,因此,从众行为常有明显的非个性化特点。最早发现从众现象的是M·谢利夫。产生从众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集团的吸引力、号召力在其成员中造成的心理压力,是使从众现象的心理机制,其社会原因存在于集团活动与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中。(二)个体对社会事件的经验程度和了解程度、对自己判断的自信程度、对自己成败的估计和确信程度,都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与从众相似的是顺从,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受外力压力后自愿放弃原来的意见,后者在内心里仍然坚持个人意见,仅作表面的依从。

☚ 公共舆论   风谣 ☛
000021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