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仇士良伪造诏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仇士良伪造诏书 仇士良伪造诏书仇士良,字匡美,循州兴宁(广东兴宁东北) 人,为唐朝著名的宦官,历侍顺宗、宪宗、文宗、武宗四朝。唐文宗为除掉宦官王守澄,提升仇士良为左神策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王守澄被杀后,文宗与李训等人又要铲除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以解北司之权。由于事出不密,反被仇士良、鱼弘志所败,这就是著名的 “甘露之变”。事变后,仇士良等人更加肆无忌惮,文宗皇帝整日愁闷,以饮酒赋诗打发时光。开成五年(840) 正月,文宗病重,召枢密使刘弘逸、薛季稜及宰相杨嗣复、李珏入宫商议,欲立太子陈王李成美监国。仇士良、鱼弘志等人 “以太子之立,功不在己。乃言太子幼,且有疾,更议所立” ( 《资治通》卷246)。 谁知, 李珏坚决反对, 认为太子地位已定,不能随意更改。仇士良、鱼弘志见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竟然伪造诏书,宣布立文宗之弟颖王李炎为皇太弟。太子仍为陈王,并令将士至十六宅迎接颖王进入大内,令百官在思贤殿内朝谒。是为武宗。李炎即位后,封拥戴有功的仇士良为楚国公。并杀死威胁帝位的杨贤妃、安王李溶、陈王李成美及刘弘逸、薛季稜,罢黜李珏、杨嗣复。仇士良虽因矫诏使李炎当上皇帝,但李炎并不信任他,外示尊宠,内实嫌之。李德裕为宰相后,仇士良更加担心自己的地位难以保持长久,遂于会昌三年(843) 以病退职。不久以后,这位担任宦官二十余年,杀二王、一妃、四宰相的显赫人物,病死家中。 ☚ 宦官内讧杀宪宗 宦官选立懿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