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师 仁义之师(仁义之兵)仁爱而正义的军队。指爱护百姓、伸张正义的军队。 ☚ 全民皆兵 戎马倥偬 ☛ 好军队 好军队最好的军队:至兵 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义兵 义师 义戈 伸张仁爱和正义的军队:仁义之师 仁义之兵 互相密切配合,机动灵活的部队:常山之蛇 纪律严明的军队:节制之师 节制之兵 官兵团结﹑亲密无间的军队:父子兵 ☚ 各种职能的军队 具有战斗力的军队 ☛ 仁义之兵正义之师。《荀子·议兵》:“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仁义之兵正义之师。 《荀子·议兵》: “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 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 仁义之兵rén yì zhī bīng见“仁义之师”。兵: 指军队。 仁义之兵rényìzhībīng〔偏正〕 兵,军队。伸张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语本《荀子·议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三国演义》15回:“吾兴~,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 △ 褒义。用于正义战争。 也作“仁义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