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龙 人龙rénlónɡ━━ 喻人中俊杰。五代·谭用之《寄友人》诗:“穴凤瑞时来却易,人龙别后见何难。”清·方文《送三兄仁植先生开府武昌》诗:“人龙且向东山卧,士马谁分北极忧。” ☚ 一鹗 人杰 ☛ ![]() ![]() 人龙rénlóng〈名〉 喻指排成长队的人群。 人龙rénlóng〈名〉喻指排成长队的人群。 人龙rén lóng见“人中之龙”。 人龙rénlónɡ〈名〉喻指排成长队的人群。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雜蟲部 > 寄生蟲 > 蛕 > 人龍 人龍 rénlóng “蛕”的别稱。 蛔虫【同义】总目录 人龙蛔虫 人龙 人龙蛔虫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蛔虫》。 ☚ 𧍲䗠 寸白虫 ☛ 各种害虫 各种害虫蝗虫:蝗(蝗螽;螽蝗;蝻蝗;蝝蝗;稻~;竹~;飞蝗;治~) 蛩(飞~满野) 蝩(蝩虫;簸蝩) 蟒(蟅蟒) 蚂蚱 蚱蜢 横虫 马札 麻柞 飞螟 ☚ 害虫 蛀虫 ☛ 人龙rén lóng《本草纲目》虫部第42卷蛔虫(1)。药名。为蛔虫的别名,参见“蛔虫”条。 人龙 人龙民间游乐活动,流行于江华县一带。人龙由人体组成龙的形象,由15至17人组成。表演者均上穿白便衣,下着蓝长裤,扎蓝腰带,系红肚兜。前面一人为 “龙珠”,用一根长布带牵着龙头在前引路。“龙头” 由3人组成,一小孩骑在一大汉身上,双臂张开上举作为“龙角”;另一小孩双腿夹住大汉的腰,大汉咬住系在小孩身上腰带的一端,小孩面朝前悬空俯身,双手握住 “龙珠”伸过来的长布带,上身左右摆动,作为 “龙嘴”、“龙须”。“龙身”全由大人扮演。第二人与扮 “龙头” 的大汉背靠背,两人手臂反向挽紧,第三人将第二人的双脚搁在自己双肩上,使第二人成仰卧状,以后均如此构成龙身。最后一大汉肩上骑一小孩,双腿分别掖在大汉的腋下,上身悬空后仰,双手伸掌在后自由摆动,作为龙尾。当地节日喜庆时,先耍布龙,再做各种小杂技,如窜桌子、翻跟斗、叠罗汉,再表演拳、棍、刀、枪等武术,最后才表演人龙。人龙动作变化不多,主要是通过向上挺腰和向下塌腰造成龙身的伸缩,和在小跑时形成的龙身上下起伏。在强烈的大锣大鼓伴奏下,人龙不停地走动,走圆圈,绕8字,穿斜角,整个舞蹈粗犷强悍,是一种力的展现。 ☚ 游乐·体育民俗 斗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