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际扩散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际扩散论 人际扩散论又称创新扩散论。美国传播学者研究物质文明传播效果所提出的一种理论,即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不可缺少的补助手段。在推广新事物的过程中,必须运用人际传播来协助、补充大众传播,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1943年,芮恩和葛乐恩发表了对两个社区农民接受玉米新种过程的研究结果。1957年卡茨研究了医生采用新药的情况。罗杰斯和休梅克也作了这方面的研究。扩散研究表明,当通过大众媒介宣传劝说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商品时,人们即便了解了它们,但率先采用新事物的仍只是少数人;少数人采用成功并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传开以后,多数人才纷纷相继采用起来。一般说来,早采用者是那些态度较开放、教育程度较高、年龄较轻、人际关系多、消息灵通的人,而晚采用者的情况恰好相反。人际传播效果在特殊条件下强于媒介宣传的情况,还可见之于生活的许多方面,如销售商品、推行时装、评介影片等。新时装的广告效果,远不如亲近的熟人中有人穿了一件新装更打动人,更能诱人购买。罗杰斯和休梅克指出,大众传播媒介能迅速达到广大受传者,在传播新知识和新信息方面最为得力,而人际传播则在劝服方面作用显著。人际渠道不断补充信息、澄清要点,避免离题和减少回避性,易于扫除心理和社会的障碍。态度容易改变的人易于接受大众媒介的传播信息而改变观点,对态度强硬的人则要运用人际传播才能奏效。扩散研究还对两级传播理论作出了修正,认为在新事物扩散的过程中,传播形态是多样的,可能是两级传播,也可能是三级传播或四级传播。 ☚ 一致论 人际传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