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精神日常相互关系中,体现人道主义原则的道德品质。指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以善意、理解、宽容、信任等态度与人相处。人道精神产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人们的一种道德理想和追求。在不同的社会,人道精神有不同的内容,其实现程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人道精神是人们反对不人道的压迫的一面旗帜。在社会主义社会,弘扬人道精神有了切实的可能,种种不人道现象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人口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从伦理学角度研究社会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它以人类自身的再生产问题,即探讨何种性质的生育是正当的以及确定正当与否的价值标准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此问题上,人道主义价值标准强调生育自由是夫妇的正当权利,而功利主义价值标准则强调社会利益为重的原则,认为当社会形势客观上要求控制人口时,夫妇就有义务节制生育。人口伦理学对于社会人口政策的研究,主要包括下列问题:(一)应当由谁来确定人类生育行为的正当标准和人口规模与分布的合理性?(二)社会是否有权利干预家庭的生育计划?(三)如果社会有权利干预的话,那么以何种手段实施干预才是正当的?在这方面,人口伦理学的研究直接和社会的政治和法律联系起来了,它对于认识和解决目前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