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身保护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身保护法英国1679年颁布的有关保护人身权利和自由的法律。17世纪中叶,议会与国王之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代表工商业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人为了防止国王采取高压政策,通过议会制定了人身保护法。查理二世迫于压力,于1679年5月26日签署了人身保护法。共20条。主要内容: (1)非依法院签发的载明缘由的逮捕证,不得逮捕羁押。已依法逮捕者定期移送法院审理。(2)经逮捕人或其代理人申请,法院可以签发人身保护状,并令逮捕机关或人员申述逮捕理由,违者可处罚金。(3)不得以同一罪名再度拘捕准予保释的人犯。(4)禁止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居民监禁于海外领地,违者给予罚金或撤职的处分。人身保护法被称颂为英国宪法的“奠基石”,在限制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专横、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人身保护法颁布后,曾进行过多次修改。1816年增加了巡回法院和法庭休庭期间可以签发人身保护状的条款;1862年扩大了适用范围。苏格兰和爱尔兰分别于1701年和1782年颁布同样的法令。受人身保护法的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至今也保留类似的条款。 人身保护法又称“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律”。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保护人身权利的法律。共20条。自13世纪起,英国法院就发布了种种关于刑事诉讼的法令,其中包括审查逮捕理由的法令。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期复辟,任意逮捕并无限期监禁新教徒和反王权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辉格党援引旧例,通过议会制定了该法,并迫使英王查理二世(1660—1685年在位)于1679年5月26日签署。主要内容有:非依法院签发的载明缘由的逮捕证,不得逮捕羁押; 已依法逮捕者应视里程远近,定期移送法院审理; 经被逮捕人或其代理人申请,法院可以签发人身保护状,令逮捕机关或人员申述逮捕理由,解送、保释或释放被逮捕之人,违者可处罚金。但被控告犯有叛国罪和重罪者以及因债务或其他民事诉讼案件而被羁押的人除外。战时和遇紧急状态时得停止该法的效力。1816年增加规定可在巡回法庭和季度法庭休庭期间签发人身保护状。1862年和1960年分别作了修改。苏格兰、爱尔兰分别于1701年和1782年颁布同样法令。美国某些州也有同名法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或其他法律中也有类似条款。至今英国仍以适用该法作为审判监督程序之一,由高等法院王座法庭主司其事。但适用较少,多以上级法院根据被捕人的申诉着令保释来代替。 《人身保护法》英国宪法性文件。17世纪,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辉格党人,于1679年通过议会制定。迫使英王查理二世(1660~1685年在位)签署。全文20条。1816年、1862年、1960年又进一步增订、扩大和修改。苏格兰和爱尔兰分别于1701年和1782年颁布同样的法令。 人身保护法167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保护人身权利的宪法性法律。共20条,主要有:非依法院签发的拘票,不得捕人;被捕人或其代表有权请求法官发出人身保护令状,限期将被捕人解送法院以审查剥夺自由的理由,但被控叛国罪和重罪者除外;法官接到被捕人后,应于2日内作出释放、逮捕或取保开释的决定。1861年、1862年、1960年曾作多次修改,扩大人身保护范围。美国某些州有同名法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或法律中也有类似条款。 人身保护法habeas corpus act(/law)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