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类早期计算工具的出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类早期计算工具的出现

人类早期计算工具的出现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当推中国的“算筹”。它产生于中国春秋战国之前(约公元前3000年之际),到春秋战国时期臻于成熟。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一书中有“善计者不用筹策”的记述,足见当时用算筹来进行的筹算已相当普遍。算筹是用一些小竹、木棍制成的。1954年,在中国长沙左家公山一座战国晚期的楚墓出土文物中,有一竹筒,其中除装有天平、砝码、铜削、毛笔等物外,还装有40根长短一致,约12厘米长的竹棍,那就是算筹的宠物。1978年,在中国河南登封出土的战国早期陶器上刻有算筹计数的陶文,是迄今发现的关于算筹计数最早的实物证据。但是,由于用算筹进行计算时,算筹摆设起来极不方便,速度慢且计算过程中的中间步骤无法保存,因而难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所以算筹被后来出现的珠算盘所取代,最早创造珠算盘的确切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据有关历史学家考证“珠算盘”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刘因的著作《静修先生文集》中。在1274年宋朝数学家杨辉所著的《乘除通变算宝》一书中,1299年元朝数学家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一书中,都记载有珠算“九归除法”的歌诀,可见用珠算盘进行的珠算至晚当在中国的唐、宋朝之际就产生了。15世纪的《鲁班木经》一书中详细记述了珠算盘的样式和制作规格:“算盘式:一尺二寸长,四寸二分大。框六分厚九分大,起碗底。线上二子、一寸一分,线下五子,三寸一分。长短大小,看子而作。”最早系统介绍珠算算法的是中国明朝数学家杨尚迁。他在1578年著的《数学通轨》一书中讲述了13位珠算盘的图式和算法。1592年,明朝数学家程大位所编著的《直指算法统宗》则对珠算做了更为详尽的介绍。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简便,因而珠算不仅在中国被普遍应用,并且陆续传到日本、朝鲜、印度、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受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即使在电子计算机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珠算盘这种由中国人民创造发明的古老计算工具仍焕发着它独特的青春魅力。西方最早出现的计算工具是一种被称之为“耐普尔骨筹”的算筹。它在形式上与中国的算筹十分类似,所不同的是它主要被用来做乘法计算的工具。耐普尔1617年在爱丁堡出版的《魔杖的研究或用魔杖计算的两书》中,对这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做了详细的描述。1622年,英国数学家奥曲特在耐普尔对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尺。他把计算好的对数刻在一块可以滑动的木板上,通过木板的滑动,就可以找到所求对数的计算结果。这一发明为简化对数计算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对新的计算工具的发明给予了重要的启迪,促进了计算技术的发展。

☚ 瓷器的发明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
人类早期计算工具的出现

人类早期计算工具的出现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当推中国的 “算筹”。它产生于中国春秋战国之前 (约公元前3000年之际),到春秋战国时期臻于成熟。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老子》一书中有“善计者不用筹策”的记述,足见当时用算筹来进行的筹算已相当普遍。算筹是用一些小竹、木棍制成的。
1954年,在中国长沙左家公山一座战国晚期的楚墓出土文物中,有一竹筒,其中除装有天平、砝码、铜削、毛笔等物外,还装有40根长短一致,约12厘米长的竹棍,那就是算筹的宠物。1978年,在中国河南登封出土的战国早期陶器上刻有算筹计数的陶文,是迄今发现的关于算筹计数最早的实物证据。但是,由于用算筹进行计算时,算筹摆设起来极不方便,速度慢且计算过程中的中间步骤无法保存,因而难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所以算筹被后来出现的珠算盘所取代,最早创造珠算盘的确切年代现在很难考定。
据有关历史学家考证 “珠算盘”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刘因的著作 《静修先生文集》中。在1274年宋朝数学家杨辉所著的 《乘除通变算宝》一书中,1299年元朝数学家朱世杰所著的 《算学启蒙》一书中,都记载有珠算 “九归除法”的歌诀,可见用珠算盘进行的珠算至晚当在中国的唐、宋朝之际就产生了。15世纪的 《鲁班木经》一书中详细记述了珠算盘的样式和制作规格: “算盘式: 一尺二寸长,四寸二分大。框六分厚九分大,起碗底。线上二子、一寸一分,线下五子,三寸一分。长短大小,看子而作。”
最早系统介绍珠算算法的是中国明朝数学家杨尚迁。他在1578年著的 《数学通轨》一书中讲述了13位珠算盘的图式和算法。1592年,明朝数学家程大位所编著的 《直指算法统宗》则对珠算做了更为详尽的介绍。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简便,因而珠算不仅在中国被普遍应用,并且陆续传到日本、朝鲜、印度、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受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即使在电子计算机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珠算盘这种由中国人民创造发明的古老计算工具仍焕发着它独特的青春魅力。
西方最早出现的计算工具是一种被称之为 “耐普尔骨筹”的算筹。它在形式上与中国的算筹十分类似,所不同的是它主要被用来做乘法计算的工具。耐普尔1617年在爱丁堡出版的 《魔杖的研究或用魔杖计算的两书》中,对这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做了详细的描述。1622年,英国数学家奥曲特在耐普尔对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尺。他把计算好的对数刻在一块可以滑动的木板上,通过木板的滑动,就可以找到所求对数的计算结果。这一发明为简化对数计算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对新的计算工具的发明给予了重要的启迪,促进了计算技术的发展。

☚ 瓷器的发明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
000045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