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种境界说冯友兰在《新原人》(1943年初版)中提出的人生境界理论。冯一贯认为哲学的目的即在于提高人生的境界。他说,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觉是自觉,解是了解。对人生的觉解程度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这大致有四种:(一)自然境界,其特征是顺才、顺习而行。就社会发展说,这是原始社会人的境界;就个人发展说,这是儿童的境界。(二)功利境界,人自觉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是自私的、索取的境界。(三)道德境界,求社会之利,自觉地给予和奉献。(四)天地境界,人与宇宙合而为一,自同于大全,“人各即其在社会中所居之位,作日用底事,于洒扫应对之中,至尽性尽命之地。”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自然礼物,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则是精神的创造。后者需要学养和功夫,亦即致知用敬。人生四种境界说是冯友兰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现代伦理学史上一种重要的人生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