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月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月圆 人月圆词牌名。宋王诜始作其词,因词中有“人月圆时”句,故名。又名《青衫湿》。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两平韵。另有摊破、押仄韵等变体。又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入大石调过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异;北曲入黄钟宫只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同。参见“常用词谱”类。 ☚ 阮郎归 武陵春 ☛ 人月圆 人月圆☚ 阮郎归 武陵春 ☛ 人月圆 人月圆又名《人月圆令》、《青衫湿》。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录宋王诜词。明杨慎《词品》卷一云:“此曲晋卿(王诜字晋卿)自制,名《人月圆》,即咏元宵,犹是唐人之意。”王词上片结句为“人月圆时”,因取为调名。《词律》卷五列之。《词谱》卷七以王诜“小桃枝上春来早”一首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上片五句两平韵,下片六句两平韵。又列宋杨无咎新创别体二种:一体叶平韵,一体叶仄韵。且均于下片歇拍摊破句法,变四字三句为七字一句及五字一句。其仄韵体与王诜词句读相似,但平仄、押韵差异显著。词作“月华灯影光相射”云云。《词谱》谓,此词上片第三句之“画”字,下片第四句之“夜”字,“非韵,或注作韵者误”。据戈载《词林正韵》,“画”字与“射”、“夜”同在去声十五卦部,其与属上声三十五马部之“也”、“雅”、“耍”、“插”可以通押。且杨词下片两个“夜”字,音、形、义全同,别无他读歧解;何况此词乃是孤调,无他词可校,《词谱》所云,有失武断。 ☚ 人塞 人南渡 ☛ 人月圆宴张侍御家有感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吴激这首《人月圆》词很受当时推重。关于这首词,有一个本事,元好问《中州乐府》、洪迈《容斋题跋》均记载之,而以金刘祁《归潜志》卷八所述较详,兹录于下: “先翰林(按:刘祁指其父刘从益)尝谈,国初宇文太学叔通主文盟时(按:宇文叔通名虚中,以宋臣使金被留,仕为翰林学士承旨),吴深州彦高视宇文为后进,宇文止呼为小吴。因会饮,酒间有一妇人,宋宗室子,流落,诸公感叹,皆作乐章一阕。宇文作《念奴娇》,有‘宗室家姬,陈王幼女,曾嫁钦慈族。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之语。(按:“钦慈”是宋神宗陈皇后的谥号,陈皇后即是徽宗的生母。这位流落北方的宋宗室女子,大概曾经嫁给陈皇后娘家的人,所以词中说:“曾嫁钦慈族。”)次及彦高,作《人月圆》云(词从略)。宇文览之,大惊。自是,人乞词,辄曰当诣彦高也。” 吴激系出名门,兼有才学,使金被留,勉强任职,他的心情当然是非常痛苦的。当他在宴席中看到这位宋宗室女子被掳至北方,沦落为侑酒的歌妓,不禁触发身世之同感,故国之深悲,于是即席写了这首词,虽咏歌女,亦借以自伤。开头两句,从高处落笔,笼罩全篇,意思是说,听了这位宋宗室女子的歌唱,不禁联想起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用陈后主耽于逸乐,终日在宫中演唱《玉树后庭花》等新曲以至于亡国的故事,影射宋徽宗的荒淫误国,悲慨深至。“旧时”三句,融化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意,慨叹宋宗室女子之沦为歌妓。“恍然一梦”句含着无穷的悲叹。由于金朝灭宋的巨变,吴激以名宦之子,歌女以宋室宗姬,都流落异邦,屈辱于女真族统治之下,真是如同做了一场噩梦。“江州司马”三句用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意,说明自己与歌女同病相怜。 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词意 这首《人月圆》词,情思甚为沉痛,而用笔则空灵酝藉,以唱叹出之,遂胜于宇文叔通之据事直书、索然寡味者(元好问亦谓“时宇文叔通亦赋《念奴娇》,先成,而颇近鄙俚”。见《中州乐府》),故宇文自叹不如也。此词的特色就在于善于运化古人诗句,借以表达作者的情思,遂有一种折光,显得浑融,不露圭角。全词十一句,其中八句都是融化唐人诗句者。故刘祁评云:“虽多用前人诗句,其剪裁点缀若天成,真奇作也。”刘祁又引用其父从益之言曰:“诗不宜用前人语,若夫乐章,则剪截古人语亦无害,但要能使用尔。如彦高《人月圆》,半是古人句,其思致含蓄甚远,不露圭角,不尤胜于宇文自作者哉?”(《归潜志》卷八) 晚唐五代人词,直抒胸臆,出语自然,不用典故,如活色生香,不假雕饰。北宋前期如晏、欧诸公之作,犹沿此风。中叶以后,渐趋工巧,于是有以运化古人诗句见长者,如贺铸、周邦彦皆是。贺、周诸人运化唐人诗句,巧丽精工,然有时不免用力之迹,斧凿之痕,晚唐五代词人浑朴自然之风味亦稍减矣。至于在填词时运用古人诗句,浑然天成,如自其口出,能以人巧与天工相吻合者,吴激《人月圆》词是值得重视的。所以元好问称赞说,吴激乐府“‘南朝千古伤心事’等篇,自当为国朝第一手”(《中州集》卷一)。 人月圆宴张侍御家有感〔1〕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2〕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3〕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4〕。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5〕 〔1〕词题说明,见上篇宇文虚中《念奴娇》简析所引洪迈《容斋题跋》。“人月圆”,词调,又名“青衫湿”,双调,上下片一般为各两平韵。吴激(公元1090~1142),字彦高,建州(今福建建瓯县)人。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亦以诗文书画名世。靖康末年出使金国被扣留,任翰林制诰,后出知深州,到任三日病卒。有《东山乐府》。 〔2〕“南朝”二句:这里的“南朝”代指已亡的北宋王朝,《后庭花》原为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唐杜牧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又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忧唱,后庭遗曲。” 〔3〕“旧时王谢”三句:用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句意。 〔4〕宫髻堆鸦:宫髻,妇女头发束挽头顶的宫廷发型;堆鸦,形容发色乌黑。 〔5〕“江州司马”三句: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意。作者以白居易自比,以商妇比宫姬。 这首词即洪迈所记于张侍御家集宴见宣和殿宫姬时“吴激赋长短句纪之,闻者挥涕”的那一篇。词意凄婉,涵富故国之思。词的突出特点是多用前人诗句点缀化合而成,却卷舒自如,颇有妙趣。《词综偶评》录清人刘昂霄评:“花庵称其精妙,凄婉良然,然只是善于运化唐句耳。” 人月圆倪瓒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他一生布衣,处于不隐不仕之间。懒于治家,至正初甚至将家资散给亲故,弃家泛舟五湖。自称“懒瓒”,亦号“倪迂”,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物。 据唐圭璋先生《全金元词》,倪瓒现存词十七首,大都以身边情事为题材,风格清疏雅淡,与他的画风相同,常给读者以潇洒出尘之想。代表作《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颇为后人所激赏,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此词时就说:“风流悲壮,南宋诸巨手为之亦无以过。词岂以时代限耶!”这首《人月圆》写个人身世,风格与上首同调怀古之作相近。 作者《清平乐·在荆溪作》过片有“山花野鸟初春,渔郎樵叟南津”之句,联系此词第二句“渔唱起南津”,笔者推测这首词很有可能也作于荆溪。荆溪在今江苏宜兴市郊,俗称西氿,纵横数十里,入于太湖。极目远眺,只见烟波浩渺,风帆片片,南山横黛,浮峰蘸碧,是历代诗人骚客游吟的胜处,唐张祜、李商隐,宋蒋捷,明文征明,清厉鹗等人,皆有诗词吟咏。宜兴去无锡不远,倪瓒中年弃家泛舟五湖期间,或常来此处游憩,不过这首词的确切写作年代已难以具考。 作者具有一种孤云野鹤般的性格,常喜徜徉山水之间。然而他毕竟也是一位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在漫游之际,不免产生乡思,并不时兴起身世之感。 首两句倒装,写闻渔唱而引起对往事的追忆。宋陈与义名作《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云:“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者手法略同,相异者,此词惟忆作者个人当年情事而已。至所忆情事为何,词人只以空灵之句加以概括,未作具体追述。“画屏”两句掉转笔锋,描写眼前所见景物,用以顺承倒装后的第二句。云绕山峦,宛如画屏,池塘泛绿,春草已生,真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日图画,故云“无限消魂”。四字顿住,结束上片。 换头三句,遥承首句。“当年”情事,虽如一梦,然而至今不能忘怀。这些情事又都发生在故乡的“旧家”之中,如今往事不可复追,想来故居犹在,景物如昨:梧桐树荫覆盖着水井,杨柳千缕隐藏在门内——自儿时直到离家前夕,多少个春秋就是在这种恬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度过的啊。无需抒情,而情自然隐含在旧家景物的客观描绘之中,可以意会,甚至可以感受到了。歇拍三句,回到现实。“闲身空老”四字,联系上文,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之叹,仍与首句遥相呼应。“孤篷”两句,写目前处境孤寂,惟有在这灯光闪烁的江村,枯坐舟中,倾听雨打孤篷之声。此情此景,与当年在家乡时的境况和感受迥然不同,所以首句在写“当年梦”时特地着一“惊”字,用以统摄全篇。 这首词的特点是今日与往昔、客地与故乡交互着笔,场景虽然变化,仍见章法严整,脉络井然。在时、空、地的交替描述中,作者并不是象前人所写羁旅行役之类词作一样,采取苦乐对比极为鲜明、强烈的手法,而是轻描淡写地进行对照——今天漫游时所见的景色使人“无限消魂”,往日家居时的生活亦复使人留恋、回味;只是如今身在客地,当渔歌惊回年时之梦的一瞬间,陡然兴起一缕淡淡的乡思,同时夹杂着一种因“闲身空老”而带来的淡淡哀愁罢了。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此时家境富有,无需为生活而奔走旅食,只是以“闲身”而漫游于山水之间,完全可以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缘故吧。 全词除“池塘春草”用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之句外,其余部分都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遣辞典雅,琢语自然。唐司空图《诗品·自然》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此词有之。 人月圆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朝廷征召词人为集贤学士。词人因厌倦官场生活,借口疟疾复发,固辞不起。他在上宰相书中说:“因素有羸疾,自去年丧子,忧患之余继以痁疟,历夏及秋。后虽平复,然精神血气,已非旧矣。”(《元史》本传)并说卧病期间已遣人往容城先人墓侧营造了一所庐舍,以备自己的后事。其实并非如此,他向朝廷“请长病假”,是因为根本不想再出山,词人私下曾对别人说:“不如此,则道不尊!”(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这首《人月圆》词,以朴拙而诙谐的笔调,向读者披露了这位年仅四十余岁,长年泡病假的词人,整天都忙些什么。 起二句,点出一个“忙”字。修花史,喻闲暇中无事可做,漫为游戏文字,为花撰史。宋词人周密《满江红》概括文人雅事不外是“评砚品,临书谱,笺画史,修茶具”。词人谢病在家,本来欲过散漫清闲的生活,无事为花修史,不料天意却不容词人清闲:既然不做朝廷命官,何妨受聘于上苍,做天官地官山水官?“今年新授,平章风月,检校云山”。平章是官名,地位相当于宰相。元代设有平章政事,为宰相之贰;检校也是官名,掌管查核文牍之事。唐宋时为加官,元代检校官为属官。原来词人拒绝应朝廷之召,是另有高就:近来刚刚拜了宰相,做了检校,管领大自然清风明月山川云雨。词上片以调侃口吻告诉世人:第一,近来甚忙,已受天聘;第二,舍此即彼,非出于自己的选择,乃是天意撮成。宋南渡词人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词上片云:“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显然为刘因所本。 下片自然转到上任情景的描写。麹生来谒,典出《开天传信记》。叶法善居玄真观,有客十余人来访,满座思酒,突然有人叩门傲睨直入,自称麹生。法善以剑击之,其头颅应手坠于阶下,化为瓶盖,尸身化作盈瓶香醪。众人大笑畅饮,抚瓶曰:“麹生风味,不可忘也!”子墨,语出汉扬雄《长杨赋序》,借指客卿宾友。词人到任即升堂视事,麹生闻讯而来扣门,客卿闻讯而来造访。待他们循声直入找到词人时,才发现哪里有什么府衙,哪里有什么案牍?苍穹四垂即是翠幕,青山耸起便如侍婢之发鬟,幕天席地,词人已颓然醉于其中矣。据《元史》本传载,刘因“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公卿过保定者甚众,闻因名,往往来谒。因多逊避,不与相见。不知者或以为傲,弗恤也。”从下片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见词人解衣盘礴,一片清狂之态,这形象地表达了他不愿结交权贵的性格。 这首词写得飘逸大度,颇有高人气象。清况周颐赞之云:“寓骚雅于冲夷,足秾郁于平淡,读之如饮醇醪,如鉴古锦。涵咏而玩索之,于性灵怀抱,胥有裨益。”(《蕙风词话》卷三)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首小令,写自己看透世情,退隐山村之中的闲情逸致。作者因情布景,故情实而景虚,虚景之中充满了一种期望与向往。 上片言山中情思,亦即自身隐退山村的根由。首二句总摄全篇,前句从纵的时间观念上概括:千古兴亡的历史,只不过是繁华一梦。后句从空间横切面上概言:自己诗眼困倦,早已无意于浪迹天涯,更何况这令人厌倦的“天涯”,又无处不残留着繁华旧梦的痕迹。以下三句承上具体写千古兴亡。试看:曲阜孔林,乔木森森,那师表万世的孔圣人又安在哉?吴楚分争,到头来吴王宫殿早湮没于蔓草丛中,而楚国的宗庙也只落得阵阵寒鸦噪晚。兴亡得失,岂非都是南柯一梦?连续使用三句对仗排比,不仅补足了前面两句,而且也把自己厌尘嚣、绝名利的思想充分表露了出来,进而很自然地转入下片,抒写隐逸心志。 下片书山中韵事,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茅屋村居,终日以诗书自娱,这是何等的悠闲自在!三句造语欢快,明白晓畅,充分显示了元蒙一代知识分子在仕进无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唯一可以采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以下“山中何事”一问,“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一答,更为闲适恬静的山林生活增添了一层雅韵。 此词通篇清辞丽句,骈散相济,格调雅正,不脱自然本色,所以为佳。 人月圆客垂虹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此词是作者客次吴江(今属江苏)利往桥(一名长桥)垂虹亭时所作。据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三高亭”条云:“越上将军范蠡、江东步兵张翰、赠右补阙陆龟蒙,各有画象在吴江鲈乡亭旁。东坡先生尝有《吴江三贤画象》诗。后易其名曰‘三高’,且更为塑像。……今在长桥之北,与垂虹亭相望。”正因为词人客于垂虹,与桥北隔水的三高祠遥遥相对,所以,油然而生对三位高人的景慕与怀念,进而因尚友古人而自伤晚景,遂不胜慨叹。上片开头两句是写眼前景,一下子将三高祠前水平如镜、空濛山色倒映水中的秀丽画面推到读者面前,展示了垂虹亭下所特有、三位高士曾出没的水天一色的典型环境。紧接着用“莼羹”(促使张翰思归的直接因素)、“渔舟”(范蠡载西施游五湖的必备工具)、“茶灶”(陆龟蒙称为“江湖散人”的主要雅韵之一便是品茗)三件具有特征性的、且与垂虹亭下吴淞江水有关联的事物,具体地概括出三位前修的高风。 下片则由对先贤的怀念引出对身世前途的感慨。过片处连用三个设问句,将知交零落、前程渺茫、满腹心事无人可与诉说的愁怨尽皆倾吐而出。而这三设问又暗与上片末三句关合,季鹰归来故人当在,范蠡功成遨游五湖,龟蒙心事皮子(日休)可同,前贤如是,己则否也。这环环相生的感触,形成了作者之“思古”与“伤今”间的紧密联系。结尾三句,以客居的无聊与孤独作为收束。满院黄花堆积,秋风秋雨中,只有一盏青灯伴着自己这个白发老翁,这景象何等凄凉?对照三位前贤的高踪,自不免悲从中来了。全词排比联珠,文辞清丽,意高境远,深婉有致。 人月圆 人月圆词牌名。又名青衫湿。双调。《钦定词谱》:“此调始于王诜,因词中有‘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按吴曾《能改斋漫录》:“(李)持正又作人月令,尤脍炙人口。近时以为小王都尉(即王诜)作,非也。”始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王诜词。 ☚ 阮郎归 朝中措 ☛ 人月圆 人月圆词牌名。又名 《青衫湿》。双调。《钦定词谱》:“此调始于王诜,因词中有‘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按吴曾 《能改斋漫录》:“ (李) 持正又作人月令,尤脍炙人口。近时以为小王都尉 (即王诜) 作,非也。”始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王诜词。 ☚ 阮郎归 朝中措 ☛ 人月圆 人月圆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属大石调,又名 〔青衫湿〕。字句定格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作三、五、七、七、三、五、三、五、四(九句),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或正曲。北曲属黄钟宫。用作小令。字句格律与词牌〔人月圆〕 完全相同。清·李玉《北词广正谱》所载本曲牌谱式,只取词牌上片而成,而《全元散曲》所载全部 〔人月圆〕 均同词牌,分上下片 (下片即《北词广正谱》所列该调“么篇换头”)。 ☚ 声声慢 醉花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