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日rén rì

阴历正月初七日。刘宪《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

人日

人日

正月七日。古代在人日这一天,人们用彩绸或金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风上;用黄金、白玉制成人形发饰,相互赠送作为节日礼物,举行登高、狩猎等活动。南方还要用七种菜蔬做成羹汤饮食。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缕金薄(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象遗,登高赋诗。”人日的源起,据晋董勋《答问礼》称:“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习俗以一物占一日,有“新年伊始,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之意。宋姜夔《一萼红·丙午人日,余客长沙……》词有云:“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 立春   元宵 ☛

人日

人日,俗称“人展”,唐代又称“人胜节”,指农历正月初七。按古俗,正月初一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习俗认为此日天气的好坏,主各自一年之凶吉,因而古人最重人日节。此日家家剪春、剪彩、戴胜,以预人丁之旺,且登高宴饮,以求年康。高适《人日寄杜工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李远《剪彩》诗说:“剪彩赐相亲,银钗缀凤真。”李商隐《人日即事》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他还写有《人日剪彩》一首。陆龟蒙《人日代客子》写到了戴胜习俗:“人日兼春日,长杯复短杯。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王建曾写有《戴胜词》一首。另有李峤《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和乔祝《人日登高》诗,记述了登高宴饮的情状。


人日rén rì

阴历正月初七日。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人日

人日rénrì

━┃ 正月初七。唐·杜甫《人日》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 十霜   三巳 ☛

人日réng rē

<吴堡>农历正月初七的俗称。按当地说法,正月初一是给神过年,正月初七才是人过年。又说“人七”、“小过年”。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初学记》四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发。”《北齐书·魏收传》:“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全唐诗》二三二杜甫《人日》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北齐书·魏收传》:“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皆莫能对。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杜甫《人日》:“元日到~,未有不阴时。”

人日

人日

夏历正月初七日。据《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吴士鉴《与汪康年》:“今日为~,遥想沪上必有聚卿楚园之集。”

☚ 献岁发春   重五 ☛
某月某日

某月某日

一月初一:春元 元旦 元日 元春 元正 元辰 元朔 正朔 正辰 春旦 正旦 正朝 正日 王正 新正 新元 新吉 月吉 岁朝 三朝 三始 端日 鸡日 大年初一
正月初:开正
道家称正月初一:天腊
一年的第一天:岁旦
每月初一:旦(旦日) 月吉
一月二日:狗日
一月三日:猪日
一月四日:羊日
一月五日:牛日 破五
一月六日:马日
一月七日:人日
一月十五日:上元(上元节) 上巳 元巳三五
一月十六日:耗磨日
二月二日:龙抬头(龙抬头日) 春龙节
二月十五日:花朝(花朝节;花朝月夜;花朝月夕) 百花生日 花辰月夕花晨月夕
五月一日:端一 端壹
五月五日:午日 端五 端午 端阳 重五 重午 恶日
七月七日:七夕 灵夕 绮节 双七 驾鹊 驾乌鹊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日:月夕(花朝~) 中秋
九月九日:九日 九九 上九 重九 重阳 长久日
十月一日:阳朔
十月十日:重十 双十
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十二月初八:腊八 腊日 王侯腊
十二月二十四日:小年

另见:节日 日

☚ 称天数   日期 ☛

人日rén rì

正月初七。杜甫《人日》:“元日到~~,未有不阴时。”

人日

又称 “工日”。见 “工日”。

人日

锡伯族节令习俗。汉人亦有之,过去流行东北农村。正月初七,俗称“人日”。从初一开始,顺序排列日子为: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等。人日天气晴朗则认为人们全年吉祥如意;天气阴晦,则认为全年不利,多灾病。此日要吃饺子,吃年糕,下面条,寓意年高寿长。

人日

人日

古代传统节名。时间是正月初七日。据《北史·魏收传》 引载晋议郎董勋 《答问礼俗》说:“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王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以人日为节主要盛行于晋、六朝和唐代。宫廷中在这一天往往以七种菜为一餐,用彩绸或金箔剪贴成人形饰物,佩带在身上。李商隐《人日诗》 中写道: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赳晋风。” 便是描写唐代的人日节仪。直至明、清宫廷,在人日之时还时兴吃春饼和菜的礼俗。

☚ 花朝   寒食节 ☛

人日

称农历正月初七日,《北史·魏收传》引晋议郎董《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采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人日

作业量单位。1名作业手实际作业1天(通常为8~10小时)的作业量称为1人日作业量。

人日

人日renri

传统岁时节俗。旧时流传于境内各地。每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分别为鸡、狗、羊、猪、牛、马、人日,故正月初七又称人日。这一天人们纷纷剪绿为花,互相馈赠,然后戴在头上。民间讲究不过人日,一般不出远门。

☚ 八跨五席   入烟 ☛
人日

人日

又叫 “人胜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北齐书·魏收传》 载: “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 ‘人日’,皆莫能知。收对曰: ‘晋议郎董勋 《答问礼俗》 云: 正月初一是鸡,初二是狗,初三是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七日为人’。” 人日到来时,人们为了祈福、驱邪、去病,常以七种菜作羹,用彩布剪成人形,或刻镂金箔成人形,贴于屏风,戴在头上。此外,还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贺。隋朝诗人薛道衡有诗云: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思归》)唐朝诗人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 “人日题诗寄草堂。”

☚ 春节   元宵节 ☛
人日

人日

即农历正月初七。据《荆楚岁时记》、《问礼俗》、《典戒》等古籍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缕金簿为人,贴屏风上,亦戴之头鬓,象征人入新年,形容改新;自晋代开始,又有造华胜相赠之俗,以其像瑞图金胜之形,又说是取像西王母戴胜。这些均属新年系列庆祝活动的组成部分。

☚ 元旦   正月十五日 ☛
人日

人日

又叫 “人胜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北齐书·魏收传》载: “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收对曰: ‘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 正月初一是鸡,初二是狗,初三是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七日为人’。”人日到来时,人们为了祈福、驱邪、去病,常以七种莱作羹,用彩布剪成人形,或刻镂金箔成人形,贴于屏风,戴在头上。此外,还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贺。隋朝诗人薛道衡有诗云: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唐朝诗人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 “人日题诗寄草堂。”

☚ 春节   元宵节 ☛

人日rén rì

旧称阴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内经运气病释·陆懋修序》:“光绪十年甲申人日,陆懋修书于邸舍之双娱堂。”

人日

人日

亦称人胜节。俗称人辰、人七日,有些地区讹为人情日。即人的生日,时在正月初七,为山东各地普遍流行的岁时习俗。据东方朔《占书》称,此日天气好坏,主一年人丁兴衰。此俗魏晋时期即在山东流行。《述征记》:“魏东平王翕,七日登寿张县安仁山,凿山顶为会望处刻铭于壁,文字犹在。铭云:正月七日,厥日为人,策我良驷,陟彼安仁。”古人每逢人日,吃七宝羹和熏天煎饼。文人骚客趁此吟诗作赋,宴饮庆祝。人日影响最大的是“七日贴人于帐”:即把五彩花色的丝织品剪成人形,或镂刻金箔为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象征吉祥。民间多于此日吃小豆腐,认为这样一年不头痛。今部分地区仍存此俗。

☚ 七星肘蹄   入伏 ☛
人日

人日

又称工日。参见“工日”条。

☚ 工时及效率   工日 ☛

人日

占卜用语。依地支十二日辰分为男子日和女子日,占卜术士据此预言人的吉凶祸福。为“日者”方术之一。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人日: 凡子、卯、寅、酉,男子日;午、未、申、丑、亥,女子日。以女子日病,病瘳,必复之;以女子日死,死以葬,必复之。男子日如是。”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男日: 卯、寅、巳、酉、戌;女日: 午、未、申、丑、亥、辰。”“以女日病,以女日瘳,必可日复之。以女日死,以女日葬,必复之。男日亦如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