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文主义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一种以人道反神道,强调遵重儿童个性、注重使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思想。20世纪50年代后兴起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主要是针对“科学主义”那种片面强调和发展自然科学教育,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弊端。人文主义教育观,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强调对人的信任、尊重,强调个人的兴趣、情感、自信心、自制力及参与意识,强调综合的、整体的、直观形象的、人格发展的非理性方面。但是却忽视了“科学”因素,认为知识是次要的,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则是过分强调学生兴趣、个性自由发展,往往忽视和削弱了基础理论的学习。目前世界范围内学者们正在努力寻求科学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 母爱教育 科学主义教育 ☛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Renwen zhuyi jiaoyu也叫“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一种以人道反神道、强调尊重儿童、注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潮,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在教育领域中的要求。主要创始人是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法国作家拉伯雷、蒙田·尼德兰的伊拉斯模等。他们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恢复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注重现实人生的意义和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反对封建世袭制,要求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反对盲目信仰和崇拜权威的蒙昧主义,推崇理性,重视科学知识。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封建主义教育,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和自然科学,扩大课程的门类。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内容比以前加宽了,课程门类多了,有文学、文法、地理、历史、修辞学、辩证法、天文学、机械学、几何算术、图画音乐等20余课程。在教育活动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儿童思想和特征,发展儿童的人格,提倡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并重。采取启蒙式教学,注重实物教学。普遍地运用直观教学原则,谈话、参观、旅行等新方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但人文主义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 ☚ 虔敬派教育 泛爱主义教育 ☛ 人文主义教育又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教育思想。反对中世纪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提倡以“人”为中心,尊重儿童个性,注意儿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反对呆读死记和强迫纪律。主张扩大学科范围,重视古典语言(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学习。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教育主要是指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学。19世纪时,欧洲的一些文科中学和传统大学的文学院仍在进行这种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也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的教育思想。“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us,原意为“人”、“人道”,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新思潮。它肯定人的价值和力量,反对封建教会的神性至上,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级制对人的压抑与束缚,提倡科学、推崇理性,反对经院哲学的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教育领域里的这些愿望与要求。它以重视儿童(把儿童看作发展中的人)为特征,以发展人格为教育的任务。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Vietorino,D.F.,1378—1446)、法国的拉伯雷(Rabelais,F.,1494—1553)和蒙田 (Montaigne,M. E. d., 1533—1592)等。为了反对封建教育和教会教育,他们发表论著、兴办学校、革新教育,把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付诸于实践。如维多里诺1424年在孟都亚为贵族子弟建立了一所宫廷学校,该校尊重学生人格,重视身心发展,他因此被誉为“仁爱之父”。人文主义教育的主张主要有:(一)反对封建教会教育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和束缚,提倡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从神学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二)强调人格的全面发展,德、智、体并重,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类天赋的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培养身心健康、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三)反对封建教育中的“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除重点学习希腊罗马的古典学科外,还增加了文学、历史、地理、力学等新学科,重视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四)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的个性,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利用实地观察或直观手段(包括旅行)进行教学。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人文主义教育主要是指希腊文、拉丁文和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等传统文科的教育。直至19世纪,在某些资产阶级的文科中学和传统大学的文学院中,仍然进行这种教育。人文主义的教育革新虽未得到广泛实施,但它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冲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长期统治,成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学校教育的端倪,在教育史上有着巨大的进步作用。 ☚ 慈善学校 泛智论 ☛ 人文主义教育humanistic educ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