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工放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工放流定期向水域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苗种,增加水体中水产资源。如冬春向湖泊中放流大量鱼苗,夏初向湖泊中放蟹苗等。 人工放流 人工放流将人工培育的经济鱼 (虾) 类苗种,投放到湖泊、江河、近海等天然水域,经过索饵、生长、繁殖等一系列资源再生产过程,使衰退或遭到人为破坏的鱼类种群资源量得以恢复和增加。通过人工放流,也可移植优良品种到某水域,改善该水域的鱼类区系组成和水体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捕捞对象。人工放流的方法是根据水域条件选择经济价值高、食物链级次低、适应性强、生长快、性成熟早等性状优良的鱼类,进行人工培育苗种,待到具有独立生活、抵抗敌害的能力之后,即投入水域。已供人工放流的鱼 (虾) 种类约有十几种,其中海水种类有大马哈鱼、对虾、牙鲆、遮目鱼、石斑鱼、梭鱼、鲻鱼、三疣梭子蟹等; 淡水种类有鲢、鳙、鲤、鲫、鳊、中华绒螯蟹、太湖短吻银鱼、中华鲟等。为检验人工放流效果,需作标志放流来区别原天然种群,一般采用挂塑料牌、染色、烙印或剪去部分鳍条等方法。要根据水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及鱼类生物特性,确定合理的人工放流量。如内陆湖泊通常按: 人工放流尾数=单位水体生产力÷每尾成鱼的平均重量÷回捕率×水体面积 这一公式估算合理放流量。回捕率是人工放流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计算方法: 回捕率=被捕获放流鱼尾数/人工放流苗种尾数 ☚ 休渔期 人工鱼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