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的国际比较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0—14岁的人口比例为27.7%,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8. 6%。这表明,中国人口正处于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的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推行控制人口的增长的战略,人口出生率以惊人的速度下降,1969年还高达34.1‰,1983年降为18. 62‰,只用了14年就降低了一半。如果大力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变并顺利实施,预计到2000年时,中国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鉴于中国目前人口的状况,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下列特点:(1)老年人口的绝对数世界第一。预计本世纪末,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8%,老人绝对量将超过1亿,没有哪个国家的老人数量能与中国相比。(2)中国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虽晚,但进程迅速。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大约比法国推迟一个多世纪,比日本也晚30年,但是由于实行以降低出生率为主旨的人口控制政策,一旦进入老龄化阶段,速度将大大加快。预计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0. 1%,2020年达14. 3%,且速度越来越快。(3)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世界的峰值。估计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5.9%,将是世界人口老化的最高峰值。
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尚属于年轻型。但由于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其人口变动态势中潜存着老化的趋势。联合国预测表明,发展中国家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年龄结构大体类似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的年龄结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化有如下特点:(1)发展中国家出现人口老化的时刻,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但低于同时刻发达地区而且低于现在发达国家达到同样老化程度时刻的发展水平。(2)发展中国家占主要地位的是农业经济,社会保障制度、养老社会化等还很薄弱。(3)在老化过程中,老年人的地位、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也将发生变化。由于老年人掌握不了大量社会财富,且缺乏现代化生产知识和技能,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可能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受到影响。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老化问题也相当突出。现在瑞典的老年人口比重高达16%,日本达15. 4%,英、奥、德等国也已超过14%。发达国家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是出生率的急剧下降,其次是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发达国家人口老化的主要特点是:(1)女性人口比例越来越高;(2)老年人口中预期寿命越来越高;(3)老年人口中没有配偶的老人比例很高;(4)乡村的老年人口比例一般都高于城市;(5)劳动人口老化不能适应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劳动就业、工资、退休年龄等问题;(6)很多国家成立了人口老化研究所、老年人口委员会等机构,研究制订国家的老年人口政策和立法。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早在1870年,法国60岁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总人口的12%,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二战后法国积极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口老化的进程。美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迅猛。1985年美国老年人口比例为12%,预计2033年时将达20%。另外从50年代以来,美国老年人口中超高龄化倾向一直在发展。现在美国的老年人中,有40%的老人达到或超过75岁。由于人口老化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致使老年抚养系数增高,老年人生活在美国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美国社会有一种“恐老症”,担心年老后不再被社会需要,不受敬重,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中,老年人晚景凄凉,自杀率惊人。日本是目前各国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二战后,日本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加快了人口老化速度,到了70年代,日本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进入了老龄化阶段。1985年日本老龄人口比例为10%,预计到2025年可达23.8%。日本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年龄压力,发展科技成为最有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