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研究人口数量、人口变化(如出生、死亡、迁徙)和人口构成(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语言、宗教等)的科学。以研究实际数据、数据关系和调查方法为主,兼以分析人口变动原因及其社会后果。 在加拿大历史上,很少对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基本分析,联邦统计局建立后才开始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工作。从1931年起,每隔10年都有一份人口普查结果分析的专门报告(1951年除外),这项工作主要由大学教师承担。1974年后,加拿大统计署雇用大批人口统计专业人员承担这项工作,不断地向联邦政府和各省区预报人口信息。60年代初,艾伯塔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等部分大学社会学系开始开设人口统计学课程,蒙特利尔大学还成立人口统计学系,毕业生主要受雇于联邦政府或魁北克省政府的有关公共事务部门。常用于对住房、医疗、教育、老龄人护理等社会问题的预测,以及经济规划、生育管理、劳动力市场、社会福利、移民、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等政策性问题的决策管理。加拿大人口统计学学术组织有魁北克人口统计学会和加拿大人口统计学会,加拿大人口统计学者联合会负责协调两个学会的工作。 人口统计学研究人口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科学。人口现象是数量和质量的辩证统一。人口的数量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总数、出生数、死亡数、迁移数以及出生率、死亡率等。对人口数量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是剖析人口现象、探索人口规律的基本方法之一。 人口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人口统计学是阐明搜集、整理、分析、反映大量人口现象、人口发展过程的数量资料的方法并研究人口发展本身,人口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学科。它是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产生最早并已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人口统计学和人口统计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人口统计以人口统计学为理论指南,人口统计工作实践 (包括方法论和工作经验) 又是人口统计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人口统计所搜集并加工整理过的人口统计资料是研究现实人口问题和认识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离开了这些资料,人口理论的概括则是无本之木。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人口统计学的任务是: 阐明搜集整理和分析人口统计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它说明取得人口统计资料的两种方法——人口变动的日常登记和专门的人口调查。人口调查在人口专门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系统地阐述人口普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人口统计学还科学地阐明反映人口现象的状态、变动及其过程的数量表现的基本指标体系。人口现象的数量表现是通过一定的指标说明的,如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范围内的人口有多少,必须使用人口数这一指标。人口统计指标按其性质划分,有反映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龄、性别、职业、部门等构成) 的静态指标,还有反映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变动 (如出生、死亡) 和社会变动过程的动态指标。人口统计学还阐明分析人口再生产过程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用假定一代人编制生命表的方法,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以及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 在利用人口统计学的方法论研究人口现象的发展规律时,资产阶级人口统计学常常脱离决定人口现象发生变化的一定社会经济条件,脱离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作纯粹数量的抽象分析。分析的结果在客观上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把人口增长快慢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失业人口的主要根源。 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学在吸收人口统计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指导思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即要摒弃人口统计学中资产阶级对人口现象所作的唯心论的解释和脱离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变动进行的形而上学的分析,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学还要根据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工作的实践,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科学的人口统计原理和方法,使人口统计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 人口学 人口经济学 ☛ 人口统计学参见“人口学”条。 人口统计学搜集、整理和分析人口现象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的科学。人口学的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分支。 人口统计是指对人口的数量表现及数量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以反映人口发展的规律性的社会经济统计。它包括: 人口数目; 人口的职业、民族、性别、年龄构成; 人口的地理分布; 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婚姻等再生产情况;人口预测等统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口统计是为国家管理和经济管理服务的工具。 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的数量表现及数量关系。学科任务是:运用数学语言研究人口现象的状态、变动、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揭示人口现象的基本状况及其规律性。 人口统计是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一门统计。我国远在夏商时代已作过人口登记,以后历朝都有户数、口数、丁数等方面的记载。世界其他文明古国,如巴比伦在公元前4500年举办全国地籍调查,按族调查人口、农具、牲畜等项; 公元前2500年埃及也作过有关人口数和财富的登记。人口统计虽远在古代即已有之,但其内容和方法都比较简单,数字也不够准确。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而居民购买力、劳动力市场供应以及商品市场、失业等问题都与人口数和人口构成有密切关系,资产阶级为追逐利润,逐步建立了现代人口普查制度,从而使人口统计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存在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因而也决定了资产阶级人口统计的发展要受到很大限制。 人口统计学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和后期的数理统计学派。威廉·配第所著《政治算术》(《Political Arithmetick》,约1675年写成,1690年出版)、《爱尔兰的政治解剖》(《The Political Anatomy ofIreland》,1672)、和格兰特(JohnGraunt,1620~1674年)所著《关于死亡表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观察》(《Natu-ral and Political Observations Men-tioned in a Following Index,andMade upon the Bills of Morta-lity》,1662) 是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作,以数量分析代替笼统叙述,用数字语言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特别是格兰特的著作对人口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数理统计学派创始人凯恩莱将概率论引入人口统计研究之中,用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人口现象的变动,为人口调查和人口统计分析方法打下了科学基础。但也必须看到他们在分析和研究人口问题中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例如政治算术学派用统计方法,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某些历史性规律,视为所有社会形态的永恒规律。人口统计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并认真总结人口统计工作实践,才能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这样的人口统计学称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学,它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方面较之资产阶级人口统计学有了质的飞跃。根据社会主义人口统计工作实践,在传统方法基础上,注意吸取和模拟其他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如数学、系统工程学、人口模型方法等),使人口统计学在方法论方面日趋完善和科学。 近代人口统计使用数学方法日益广泛,并用一定形式的数学语言建立多种人口分析模式,这有助于改进实际工作中的人口定量研究,并与人口定性研究结合起来,使人口分析方法更加完整严谨。关于人口研究中使用数学方法问题有不少书刊文献。N.凯菲茨(N. Keyfitz)著《人口数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Mathe-matics of Population》 Addison-Wisley,1968),以及我国控制论科学家宋健等所著《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等,都在人口统计学中应用了数学方法,并对此作了繁简程度不同的论述。 人口统计是认识人类自身生产的一个有力武器。加强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对促进人口理论研究和人口管理工作,并进而促使“两种生产”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都必须纳入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国家必须按照科学原则和方法组织人口统计工作,才有利于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为合理安排、管理国民经济和人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统计学的基本内容是: 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指导下,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人口现象全过程的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和理论说明,包括搜集人口统计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如人口经常登记和人口专门调查,特别是人口普查的原则方法;从静态和动态方面说明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如有关人口数目、人口自然构成和人口社会经济构成)和人口变动过程(如人口出生、死亡、地域迁移等),以及人口婚姻状况和计划生育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阐明人口统计数量分析方法和原理,包括人口再生产诸因素的分析,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统计分析等; 人口统计学还包括人口预测及未来人口发展类型的分析。目前,我国人口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极为重视我国人口问题。1981年中国人口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不少院校设有人口研究所(室),并开设或即将开设人口统计学课程。 阅读书目: 《人口统计学》刘长新等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第1版;《人口统计学》刘铮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 《人口统计学》杨德清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人口统计学》(《Дем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статистика》)波梁斯基(Ф.Я.Болянский)、舒舍林(П.П.Шушерин)著,毕士林、严健羽译,统计出版社1956年第1版;《Introducing Population Statis-tics》Norma McArthur. Melbo-urne,Oxford Univ. Pr.,1961;《Проблемы Демографической ста-тистик》 М.,“Hayкa”,1966,(Акад Наук СССР дентр зкон,-матем,ик-т);《Демтрафо ста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Василъев Э. К·Се ъя и её Фунции М.,“Стати-стика”,1975; 《Demography andDevelopment》 Erland Hofsten,Stockholm,Almqvist & WiksellInternational,1977; 《Die demog-raphie und ihre Methode》ParvizHrsg Khalatbari. Berlin,Akade-mie-Verlag,1977; 《Demografia》Vladimir Trebici,Bucuresti,Editura Stiintifica si Enciclope-dica,1979. 人口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阐明搜集、整理和分析人口现象的状态、变动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它首先阐明搜集人口统计资料的原理和方法,正确地、科学地说明经常的人口登记和专门的人口调查的方法,特别是取得人口资料的重要方法——人口普查的原理原则,还阐明对人口静态统计(如人口总数、人口构成等)和动态统计(如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的原理和方法。人口统计学还包括对人口再生产的要素分析,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以及人口发展数量关系的分析,阐明分析的一般方法论原理,具体分析人口与生产、国民收入、粮食、耕地、积累消费等的关系。精算数学上所应用的人口统计学是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研究人口的规模、构成与空间分布,并且包括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生育、死亡、结婚、迁移及社会变动而产生的变化。 ☚ 年龄限制 退保金 ☛ 人口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人口统计学是在人口统计实践的基础上,对人口现象进行分析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19世纪中叶,“人口统计学”的概念即已见诸于西方学术著作,如瑞士的贝尔诺利(Bernouli) 于1841年发表了《人口统计学全书》; 比利时统计学家基亚尔 (A.Guillard)在1855年首先提出了相当于英语中的“Demography”的人口统计学一词。尽管他们对人口统计学的阐述还很不成熟,但是,已经初步开始把人口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加以探讨。到20世纪初期,人口统计学一词已在英国及西欧大陆各国开始使用,到20世纪中期,该词已广泛运用于国际社会。这就说明,国际上已普遍开展了对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和探讨。人口统计学可分为狭义人口统计学和广义人口统计学。西方学者把狭义人口统计学看成是对人口现象和数据进行统计和记述的科学。也就是说,狭义人口统计学只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研究人口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和规律。用西方人口学家的话来说,对人口出生、死亡、婚姻、迁移等方面资料的研究及统计分析,就构成了狭义人口统计学的核心活动。广义人口统计学不只单纯地对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和记述,而且还要考察人口的质量,考察与人口有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广义人口统计学不仅分析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还要分析人口的机械变动。西方学者认为,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人口统计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要涉足于其它领域,要借助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正因为人口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中其它领域的许多现象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使人口统计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学科,如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生态学、人口心理学等。 ☚ 人口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 人口统计学population (/demographic)statistics
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