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rénkǒusùzhì指人口的体质、智能和思想素养,反映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也叫“人口质量”。 ◇ 解除了数量的压力,他们就把精力集中在提高人口素质上了。(人民日报.1995.1.10) ◇ 小康标准的五大部分——经济总量、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中,经济总量是我国实现小康程度最高最早的一部分。(人民日报.2000.12.23)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rénkǒu sùzhì人本身所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也叫“人口质量”。 ❍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提高。 ☚ 人口普查 人口危机 ☛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等。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身体素质是指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以及体力的大小、体质的强弱、耐力的好坏、动作的敏捷程度等,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思想素质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它和文化科学素质一样,是人口质量的中心,是人口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总是以一定的正常的身体素质为先决条件的。很难想象,一个先天愚型的人,可以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但是,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却有利于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改善和增强。优生优育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要控制人口数量,就得提倡少生、优生;而要提高人口素质,则又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 人口统计 生育观 ☛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renkou suzhi指人口的质量特征。包括人口体质和人口文化素质两个方面。人口体质指人口健康状况。人口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的福利状况有关系。对健康水平的衡量有多种标准: ❶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可引起一些疾病。如蛋白质不足可造成恶性营养不良症(俗称“金孩病”、“红孩病”,多发生于热带国家),维生素A缺乏影响眼睛发育,缺乏维生素B影响神经和消化系统发育,缺乏维生素C造成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能造成佝偻病。 ❷婴儿死亡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为10‰,发展中国家平均达118‰,中国1982年为38‰。瑞典、挪威婴儿死亡率分别为8‰和9‰,而安哥拉、尼日尔、几内亚比绍、上沃尔特等4个非洲国家婴儿死亡率在200‰以上。婴儿死亡率直接与卫生状况、保健条件和家庭生活水平有关,而这些条件都是影响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 ❸平均寿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平均寿命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平均寿命超过70岁,中等收入国家超过60岁,低收入国家在50岁左右。据研究1973~1975年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男性为63.62岁,女性为66.31岁,有些省、市男性平均寿命可达70岁。平均寿命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与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有关系。与人口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的是疾病。疾病主要分为传染病、慢性病、遗传病三种类型。对人影响最大的传染病有黄热病、嗜睡病、疟疾、霍乱等。传染病起源于热带,因为这些地区病菌更容易生存、繁殖,带菌的昆虫种类也多。慢性病也称衰竭性疾病,因为人体的一些器官功能因年龄增大而逐渐老化而引起疾病。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严重环境问题,所以与人口食物构成和社会生态环境有关的心血管病、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美国心血管病死亡者占36.9%,癌症在20.3%,中风占9.6%。中国则不同,呼吸道死亡者占15.7%,其他心血管病为13.9%,恶性肿瘤为10.3%。遗传病起源于染色体基因突变。一些遗传病则与一定地域的自然环境有关。如我国江浙一带的吸血虫病,某些山区的大脖子病等。对人口健康状况的研究还应包括医疗保健设施和人员状况、空间分布,等等。 人口文化素质指人口受教育状况和与此有关的人口的生产经验和技能。衡量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有多种: ❶用每一千人口中大学毕业人口数表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学毕业人口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大学毕业人口少, ❷用文盲率表示。人口的文化素质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盲率呈反比例。经济发达地区文盲率低,经济落后地区文盲率高。如我国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和半文盲率,北京、天津、上海分别为14%、17%和16%,而云南、贵州、甘肃分别高达49%、47%和48%,而西藏自治区则达73%。 ❸每一千人口中技术人员数表示。技术人员分布与工业发达程度成正相关。凡工业基地、国家重点开发区,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都比较高。据1985年统计,全国工程技术人员约156万,其中近一半左右分布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1个省、市、自治区。 人口,尤其是经济人口,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经济人口的素质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素质高可促进生产发展,人口素质低则限制生产发展。经济落后地区开发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区域人口素质的状况。 ☚ 人口自然构成 人口城乡构成 ☛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renkou suzhi亦称“人口质量”。指人口实体的各种特质的总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口素质把人口作为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内容包括人口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身体素质等,即德、智、体三个方面;狭义的人口素质只把人口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仅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两个方面。人口通常是作为社会范畴来看待的,故人口素质通常作广义的理解。一般说,人口素质是与生产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人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历史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更具有重大意义。 ☚ 人口构成 财政 ☛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renkou suzhi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以及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反映在德、智、体三个方面的实际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措施: ❶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少用于维持新增人口的消费,增加国家资金积累,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基础。如用于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用于增加医疗卫生经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❷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开发智力。经济贫困和文化落后互为因果,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又相辅相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力资源将是下一个世纪各国间竞争的焦点。 ❸积极提倡优生、优育,向社会,向成人期输送身心健康发育的一代新人。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需以教育为本,要想取得高质量教育所提供的社会效果,必需有身心健康发育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受体,这一代新人将是我国在21世纪参与世界竞争的主力军。 ☚ 计划生育政策 生育统计 ☛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Renkou suzhi人口的质量特征。包括: ❶身体素质。指人的体质和大脑机能,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其衡量指标有:平均身高、体重、胸围、体力、耐力以及体格变化情况,平均预期寿命、死亡率、发病率、呆残低能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内部的年龄结构,儿童智力水平、体育水平等; ❷文化技术素质。指人口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其衡量指标有:文盲率,万人中具有大学与高中、中技文化程度的人数,各类学校在校生与入学率,人口文化水平的构成状况,熟练劳动者占人口的比重等; ❸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其衡量指标有:人生观的社会类型人数比,犯罪率,吸毒人数的比率,信仰宗教的人数等。人口素质的三方面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它们结合起来构成人口素质的不同侧面,组成人口素质的整体。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承担者,文化科学水平能够促进人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激发人们去掌握知识,并发挥其作用。人口素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先天遗传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体质、智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与学习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国际上比较各国人口素质及提高程度的质量指标是人口生命质量指数,是由婴儿死亡率、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和识字率三个基本指标组成。把这三个指标直接换算为指数,数值从0—100。0代表人口最低水平的质量,100代表最高水平的质量。 ☚ 人口密度 人口出生率 ☛ 人口素质人口所具有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属性的总和。反映着一定地区人口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组成部分和各种功能器官系统的发育成长情况。身体素质与社会生产能提供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有关,也与人本身的体质和智力方面的遗传因素有关。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群体的文化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和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质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的制约,与社会、学校、家庭对人口的影响有关。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它既取决于历史文化传统,又取决于人的现实社会存在。人口素质的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增强;而身体素质的增强,又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可增可减,或不增不减,而人口素质却应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