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散❶《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人参、黄芩、赤茯苓、枳壳 (麸炒)各一两,炙甘草五钱,瓜蒌一枚。为末,每服五钱,水煎服。治胃黄,症见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甚者唇口面目舌根黑。 ❷《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 人参、 炒当归各半两,炙甘草、炮姜、黄芪、细辛各一分。为末; 每服一钱,水煎服。治小儿卒吐下,腹痛不止。 ❸《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 ❶人参、黄芪、柴胡、茯苓、鳖甲(酥炙令黄,去裙襕)、木香各半两,诃子皮三分,白术、桃仁 (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炙甘草各一分,为细末,每服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水煎服,治小儿寒热往来,食少羸瘦; ❷人参、丁香、菖蒲各一分。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生姜少许,水煎,量儿大小,渐渐与服,治小儿呕吐不止,心神烦闷,恶闻食臭; ❸人参、白术、茯苓各半两,炙甘草、藿香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一钱,水煎,不拘时服,量儿大小加减。治小儿哕逆不止,心神烦乱; ❹人参、藿香、葛根各半两,白术、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炙甘草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一钱,水煎,不拘时服,量儿大小加减,治小儿霍乱,吐逆不止。 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葛根二两,人参、茯苓(去皮) 各一两,木香、炙甘草、藿香叶各一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不拘时服。功能调中和气,止呃逆,除烦渴。治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胃气不顺,吐利止后,躁渴不解。 ❺《普济本事方》卷一方。人参、枳壳 (麸炒黄)、五味子、桂心、山茱萸 (连核)、菊花、茯神 (去木)、枸杞子各三分,柏子仁,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晒,焙干) 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卧,如人捕状,头目不利。 ❻《普济本事方》卷四方。人参、白术、茯苓 (去皮)、柴胡、半夏曲、当归、赤芍药,葛根、炙甘草各一两,黄芩半两。为细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四片,大枣二枚,水煎服。治邪热客于经络,肌热痰嗽,五心烦躁,头目昏痛,夜多盗汗,及妇人血热,虚劳骨蒸。 ❼《普济本事方》卷十方。人参、冬瓜仁各半两,天南星 (切,用浆水姜汁煮略存性) 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水煎服。治小儿脾风多困。 ❽《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方。人参、姜厚朴、橘红各一钱,当归、炮姜、炙甘草各五分。水煎服。治妇人脾胃虚寒,霍乱吐泻,心烦腹痛,饮食不入。 ❾《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人参、炙甘草、龙齿各二两,犀角屑、干地黄、茯苓(去皮)各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不拘时服。治风惊闷乱恍惚。 人参散 《圣惠方》卷三【组方药物】 人参30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五味子 桂心各22克 柏子仁30克 山茱萸 甘菊花 茯神 枸杞子各22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研为细散。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服。 【适应病证】 胆气虚冷,经常恐惧,不能独卧,心慌心悸,如人将捕,头目不利,胸中满闷。
人参散 《和剂局方》卷十【组方药物】 干葛60克 人参 白茯苓(去皮)各30克 木香 炙甘草 藿香叶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为末。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主要功效】 调中和胃,止呕除烦。 【适应病证】 脾胃不和,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胃气不顺,吐利止后,燥渴不解。
人参散 《三因方》卷十二【组方药物】 人参 款冬花 罂粟壳等份(醋炙) 【制剂用法】 上药3味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阿胶10克,乌梅1个,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睡里敲枕令醒服,服后即睡;小儿临卧服。 【适应病证】 咳嗽气喘,肺虚不能制下,大便泄泻,服热药不效者。 【编者按语】 此为虚证,故用补涩法。若咳喘属痰热重者,粟壳当慎用。 人参散 人参散本方出自《东医四象新编》,少阴人方剂。人参适量。研末敷于患处。主治少阴人诸疮。 ☚ 香砂六君子汤 硫黄散 ☛ 00021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