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参固本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人參固本丸
人參固本丸  rénshēngùběnwán

丸藥。由人參、天冬、麥冬、生地黄、熟地黄組成。主治肺癆虚熱,脾虚煩熱,小便短赤,大便燥結。清·吳儀洛《成方切用·補養門·人參固本丸》:“二冬清肺熱,二地益腎水,人參大補元氣,氣者水之母也,且人參之用,無所不宜。”參閲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古方八陣》。

人参固本丸

《内经拾遗方论》卷一方。又名固本丸。人参二两,炒天门冬、炒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各四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六十丸,空腹温酒或淡盐汤送下。功能滋阴清热,补肺益肾。治脾虚烦热,金水不足,及肺气燥热,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涩滞如珠,大便燥结等阴虚有热之症。

人参固本丸 《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百五十)

【组方药物】 生地黄(洗) 熟地黄(洗再蒸) 天门冬(去皮) 麦门冬各30克 人参15克 (经验秘方、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均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主要功效】 补血益气,生精固本,延年益寿。
【适应病证】 血虚精亏,须发早白,颜貌衰老;或脾虚烦热,金水不足;或肺气燥热,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涩滞如淋,大便燥结等阴虚有火之证。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二黄丸”(《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人参固本丸rénshēngùběnwán

中成药。人参1560 克, 山药6250 克, 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茯苓、山茱萸、牡丹皮、泽泻各3125 克。蜜丸, 每服9 克, 一日2次。治阴虚气弱, 心悸气短, 四肢酸软, 腰痛耳鸣, 虚弱骨蒸。本方为《景岳全书》原方加味。

人参固本丸

人参固本丸

本方见于《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张氏医通》名固本丸。方由人参(去芦,另为细末)四两,天门冬(水润,去心)一斤半,熟地(怀庆肥者)一斤半(同天门冬用生姜自然汁浸二日,醇酒浸一日),生地(怀庆新肥者)一斤半(竹刀切,同麦门冬用淡酒浸一日,盐点同浸二日)组成。上四味,浸足,俱不犯铁器,或磨或擂,以渣为度,旋加水,亦如造浆粉,澄脚日干,取净一斤,共参炼蜜丸,酒下。现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先将二地黄捣烂,少加炼蜜为丸,每服9~12克,淡盐汤或开水送下。功能养阴益气,肺肾双补。主治肺肾两亏,阴虚气弱,肺痨虚热,咳嗽痰少,或痰中夹血,自汗盗汗,心悸气短,四肢痠软,腰痠耳鸣等症。
本方所治证属阴虚气弱,金水不足,其治当以补养气阴为主。方中天冬、麦冬滋养肺阴,甘寒清热;生地、熟地滋养肾水,补益真阴;更加人参大补元气,使金水相生,元气充旺,则阴虚气弱,痨嗽痰血等症可除。原书说:“人参能补五脏,益元气。元气者,人身之根本也,故曰固本”。然本方重在培本,如咳嗽咯血者,亦可酌加对症之品。景岳称此方是:“阴虚有火之圣药”。虽然阴液充足,则火旺可平,但毕竟此方重在益阴,对火旺者,还当选加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辈为妥。本方亦可用于肾经咳嗽,真阴涸竭者,以及上消症,或肾热痿软,脉大而虚者。对老人津血俱虚,咳逆便秘者亦可应用。脾虚中寒者不宜妄用。
集灵膏(《张氏医通》卷十六)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各十两,人参六两,枸杞六两。熬膏,蜜收。功能补养气阴。主治久嗽气血俱虚,不能送痰而出。

☚ 二冬汤   一阴煎 ☛
000044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