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参

人参

锡伯族灵怪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写从前有位先生发现有个学生上学总迟到。他说来校时有个个子瘦小,力气很大的童子每天拦路与他摔跤。先生一听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要学生明天把那个童子抱到家里来。第二天先生早烧好了锅,学生把童子抱来他就往锅里放。他让学生在锅旁守着,临去上课时他还特别叮嘱,在他回来以前千万不能打开锅盖。先生走后好一阵子,学生由于好奇,打开锅盖用手指碰了一下,觉得黏糊糊的,放到嘴里一尝,又甜又香。他用指头一点一点地抠着吃起来,不一会儿,竟把一个童子全部吃完了。先生上完课回家,不见学生;打开锅盖,也不见童子,只得坐下来喝了煮童子的汤。原来那个童子是人参。学生吃了它,成了神仙升天了;先生只喝了些汤,只升到了半空,未能上到天上。

☚ 妖风里的绣花鞋   黑牛的故事 ☛

人参

人参在春天生苗,大多长在深山老岭背阴近椴树下面的湿润之处。它的苗初生时,只有三四寸长,一个桠枝,上生五叶。四、五年后,长成两个桠枝,每桠五叶。那个时候,茎和花还都没有生出来。长至十年以上,才长出第三个桠;数十年,才有四个桠枝,每个桠枝上的均生五叶。那时,才在中心处生出一茎,俗名“百尺杵”。此后,每年三、四月间开花,花小如粟,其色紫白。秋后结子,子大如豆。其根如人形,故名人参。高丽(朝鲜)人作《人参赞》:”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
人参的功能是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它的药效直到唐代才被认识。当时一般的医生还叫不出它的药名。段成式《寄周繇求人参》:“少赋令才犹强作,众医多识不能呼。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人参初生即一桠五叶,长至数十年乃至百年,仍然每个桠枝上只五叶。因此,“五叶”是人参的特征。至于“九茎仙草”,并不是人参,而是传说中服后能“白日升天”的木渠芝(见《抱朴子·内篇·仙药》)。

人参rénshen

人参。〔例〕说北方那个生意他骗人有吗?在我小时候,过去旧社会,多得很,有吗?真有这个,两毛钱能卖二十,什么呀?卖假人参的。(瑞五)∣三哥,别找便宜啊,看便宜东西别买啊,卖人参的,七块钱,吉林的野山人参,七块钱一个,别买,假的啊,香菜根子啊。(马四)∣这个人哪,人称“赛诸葛”,有办法。怎么有办法呀,因为他呀在年轻的时候,他是武清县的人,赶庙会去了,县官儿的儿子呀抢夺民女,让他呀打不平,给打死啦,打死哪,就跑了。跑到关外呀,东三省,呆了四十多年,什么都干过,山里头也伐过木,也挖过人参,啊,也挖过煤,什么都干。(瑞十七)

人参0127胡萝卜。闽语。台湾〖〗。

人参rénshēn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绿色,果鲜红色。肉质根肥大,黄白色,也叫人参,是名贵的药材。

人身;人参

◉ 人身rénshēn  指个人的生命、健康、行动、名誉等(着重于保护或损害)。<例>~安全/ ~伤害/ 反对~攻击/ 法律保护公民正当的~自由。
◉ 人参rénshēn  多年生草本植物,掌状复叶,小叶卵形,花小,果实扁球形,主根肥大。根和叶可入药,有滋补作用。<例>吉林~/ 服用~/ 人工栽培~/ 过年了,给老人买一盒~做补品。参,这里不读cān。

人参rén cān

多年生草本植物,名贵中药,根像人形,故名: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好你,别说一日二钱~,就是二斤也能够吃的起。(十一·245)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人参
人参  rénshēn

亦作“仁參”,亦稱“人銜”、“鬼蓋”。其根如人形故名。五加科植物人參之根。主根短粗,多具二條主要支根,形似人體,上端有細而深的横環紋,根莖細長,鬚根稀疏,淡黄白色。主治急性氣脱,慢性虚弱,大便滑泄,虚咳喘促。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人參》:“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五代史·四夷附録三》:“奚,常採北山麝香、仁參。仁參,即人參。”清·黄宫繡《本草求真·補劑·人參》:“性禀中和,不寒不燥,形狀似人,氣冠群草,能回肺中元氣於垂危之鄉。”

人参【同义】总目录


地精人参玉精神草黄参人衔鬼盖海腴土精百尺杵皱面还丹
中药

中药

国药 药石 药材 本草(滇南~)粗药 草药
部分中药名:参 芎 蕗 梫 茸 砒荠(荠菜;雪荠)
香薷:香茸 香菜 香葇 香戎
人参:参(仁参;黄~;血~) 人衔 鬼盖 土精 神草 玉精 五叶 久微
枸杞:杞(苦杞) 枸 芑 天精 枸继枸棘 狗忌 地仙 地辅 却署 仙人杖 西王母杖
甘草:灵通
针灸和药物:针饵 针膏
针灸﹑药物:针药
针灸和药剂:针剂
药方上每一种药:一味
依成方制的颗状或粉状药:丹(膏~丸散)
胶制的药物:胶(龟~;鹿~;阿~)
糊状的药:膏(膏药;膏剂;浸~;梨~;鸡血~)
块状的药:锭(紫金~;万应~)
制成丸状的药物:丸药
刺激性欲的药:春药 媚药
若干味药配成的汤药:剂(两~药) 服 汤(二陈~)

☚ 药物   药方 ☛

人参radix ginseng

补气药。出《神农本草经》。见《齐民要术》。又名黄参、血参、孩儿参、棒棰。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根。朝鲜产称高丽参, 日本产称东洋参,野生称山参或野参。生用。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甘、微苦, 温。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安神。主治: ❶久病气虚, 亡阳暴脱, 单用, 如独参汤(《十药神书》), 或与附子、甘草同用, 如参附汤(《世医得效方》)。
❷脾虚胃弱, 泄泻, 脱肛, 与黄芪、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等配伍, 如补中益气汤。如脾胃虚寒, 久泻腹痛, 与白术、甘草、干姜同用, 如理中汤。
❸马草慢贪水, 配干葛、石膏、乌梅、茯苓、黄连、芦根, 如止渴人参散(《元亨疗马集》)。
❹马心黄, 配茯苓、大青叶、郁金、黄药子、板蓝根、甘草,如人参散(《蕃牧纂验方》)。
❺肺虚气喘, 与升麻、葶苈子、知母、贝母、马兜铃配伍, 如人参补肺散。牛、马15~30克; 猪、羊6~10克。为末或煎汤灌服。阴虚阳亢者慎用。反藜芦, 畏五灵脂。含人参皂甙(pana-xosides) 13种以上, 大部分皂甙水解后产生人参二醇(panaxadiol)、人参三醇(panaxatriol),小部分皂甙水解后产生齐墩果酸,前一类皂甙是人参的有效成分,后一类皂甙的生理活性不强。还含挥发油、胡萝卜甾醇、多种糖类和人参三糖(panose)、氨基酸、有机酸、胆碱以及维生素B1、B2、C等。本品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中所含的某种皂甙对小鼠有镇静、安定及镇痛作用。人参有抗应激作用, 能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皂甙有促性腺激素、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 能轻度降低血糖。皂甙混合物能促进肝细胞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生物合成, 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人参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人衔、神草、棒棰。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 的根。主产吉林、辽宁。甘、微苦,温。入脾、肺经。补气固脱,补肺益脾,生津,安神,益智。
❶治重病、久病或大出血后虚脱;
❷治肺虚气短喘促,脾虚食少、倦怠,反胃,久泻,肾虚阳痿,尿频,脱肛;
❸治病后津伤口渴,多汗;
❹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崩漏,小儿慢惊。内服:煎汤,1.5~9g(急救可用至30g),宜文火另煎,单服或冲服;研末服,0.9~1.5g。实证、热证或肝阳上亢,阴虚火动者忌用。反藜芦,畏五灵脂。人参商品药材,因产地、加工方法及野生与栽培的不同,而有野山参、移山参、生晒参、白参、红参、别直参(朝鲜参、高丽参)等不同名称。临床认为野山参、红参、别直参力量较胜。根含皂苷水解后主要产生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前两类皂苷是人参的有效成分,后一类皂苷的生理活性不强。还含挥发油,其中低沸点部分为β-榄香烯,系人参特有香气的来源,挥发油中还含二十碳烯酸。又含胡萝卜甾醇、多种糖类和人参三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胆碱、胆胺、维生素B1、B2、C等。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中所含的某种皂苷对小鼠有镇静、安定及镇痛作用。人参有抗应激作用,能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如温度或气压的过高、过低,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微生物,放射线或移植癌等)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的正性作用。人参皂苷可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人参皂苷有促性腺激素,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所含多糖部分具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能促进肝细胞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生物合成,促进骨髓中血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抑制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形成,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人参还有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

人参

名贵药材。“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一说人参、貂皮、鹿茸角)之一。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棒棰。掌状复叶,轮生。一茎独出,初夏开小花,呈青白色,排列成伞状。果实扁球形,七八月变红,鲜艳欲滴。根长呈纺锤形,侧根细长,不定根发达,古人说它“有头、足、手,面目如人”。其根部肥大,为主要的药用部分,经过加工炮制,即可入药。以其生长年久,皱纹的参须上的珍珠疙瘩越多,芦头越大,药用价值越高。含有皂甙、人参酸、挥发油和维生素等成分,可治疗心血管、神经衰弱等多种病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滋补强身等作用。性喜寒冷湿润,适于生长在腐殖质土层深厚的背阳山坡或阳光稀疏的林间密草中。长白山地区是人参的故乡。居住在这里的古代民族,很早就开始了采挖参的活动,唐宋以后成为少数民族向中原王朝进贡的珍品。辽朝曾于宁江州(今吉林扶余西部伯都讷古城)设立人参贸易市场。至清,专门制定采挖人参的法律,并指派官吏管理参户,以垄断人参,专奉朝廷。今已由野生发展成大面积人工种植,俗称 “园参”。三、五年或六、七年即可收获。长白山地区各市县皆盛产,其中吉林省通化和延边等地区十几个市县产量较大。

人参asiatic ginseng

Panax ginseng C.A.Mey.,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生于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河北、山西有引种;俄罗斯和朝鲜也有分布,并多栽培。主根肥大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地上茎单生,直立。掌状复叶,3~6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无托叶,小叶3~5枚;一年生幼苗仅1枚3小叶的复叶,二年生以上的茎生复叶有5枚小叶,小叶椭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有具尖刺的锯齿。淡黄绿色花瓣和雄蕊均5枚;子房下位,2室。果扁球形,鲜红色。种子肾形,乳白色。肉质根微甘,有特异香味,主要含人参皂苷,为著名强壮滋补中药材,能补气益血,生津安神,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神经衰弱、糖尿病等症。

人参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茎高30~60 cm。主根肥大。掌状复叶,顶生,小叶数、复叶数随年龄增加,一般1年生植株茎顶只生1片3小叶的复叶;2年生植株为1片5小叶的复叶;3年生具2个对生的5小叶复叶;4年生为3个轮生复叶;5年生以上为4~5个轮生掌状复叶。伞形花序,花瓣5。单1,有花10~50朵,花白色,果鲜红色,扁肾形,内种子2枚。花期6~7月,果期7~9月。人参耐阴,忌强光。生长期适温20~25°C,需遮荫防晒,土壤湿度25%~50%。主要分布于125°~137°E,33°~48°N。分“园参”和“野山参”2类。中国吉林、辽宁种植普遍。北京、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引种。根含人参皂甙、挥发油、人参多糖、氨基酸等。有补气、生津、安神功效。西洋参又称北美人参、花旗参,与人参形态相近。中国1976年以后引种成功,在人参产地和北京、山东广泛栽培。药用西洋参总皂甙高于人参。药性人参性温益血生津、宁神益智,补脾胃二经;西洋参性凉养阴生津、清虚弱以补入肺胃二经。

人参
主要责任者: 王正芳,王艳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 天津
字数: 56 千字
页码: 1-152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R282.71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18.80
出版时间:2009-1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十大名中药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十大名中药丛书之一,共收录127条词条。
人参

425 人参

贵重中药材,以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医疗作用闻名中外。它和貂皮、鹿茸合称关东三宝,吉林省抚松县是人参之乡。山参极少且昂贵,已开始园参栽培。人参及其配制的中成药畅销国内外。

☚ 地方特产   鹿茸 ☛
人参

人参

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人参传说的记载。《梁书》卷五十一中载有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患病,到钟山采参,后服参病愈的传说。《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一中,也记载了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人参每夜呼喊之事。人参传说主要流传于我国人参产地长白山地区,它最初是挖参者的口头创作,后虽然整理成文字,仍具有民间文学朴实、生动的特点。人参传说一般构思奇特、形象生动。传说中的人参常被描绘成活泼的小孩、美丽的姑娘、善良的老人,以此来表现挖参人的不畏艰险、勤劳善良的优良品质,反映劳动人民想获得财富、爱情、友谊、健康的愿望和他们的爱憎与痛苦。

☚ 愚公   狗耕田 ☛

人参ginseng

系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本品有野生与家植2种,野生叫山参,家植叫园参。经煮过者为红参,用开水浸烫及糖液浸泡者为糖参,直接晒干为生晒参。人参中主要成分为皂甙,还含有人参烯、人参黄酮、维生素、糖等。为滋补强壮药,可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实验证明人参能增强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增强记忆能力、有镇定安神作用;能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某些心律异常;减轻过敏性休克反应;改善造血功能,提高性腺机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适应性与活动机能等。临床上用于久病恢复期、各种病引起的虚脱、冠心病、神经衰弱、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脂等。用时常与其他药伍用,也可单味用,用量1~9g。以人参为主的生脉针用于急救。本品忌与五灵脂、藜芦伍用。患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等病人勿用;此外本品不可乱用,有发生严重中毒的报道。

人参

人参Renshen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淡黄色;根状茎很短,多不明显。茎高30—60厘米。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顶;小叶3—5,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伞形花序单一顶生;花小,黄绿色,子房下位,2室。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熟时红色,种子2,扁圆形。是第三纪孑遗植物。著名的珍贵中药材。我国产于长白山区,辽宁东部山区,黑龙江张广才岭、完达山、小兴安岭及河北。野生种已极少见。现列为国家首批濒危保护植物。同属植物尚有北美产的西洋参,亦为著名药材。我国云南产的参三七,为著名止血药。

人参

☚ 倒挂金钟   芹菜 ☛
人参

人参

人参、貂皮、鹿茸角被称为“吉林三宝”,也叫“关东三宝”。人参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有如人体之形,故名。满语叫“奥尔尼达”,即“百草之王”的意思。《神农本草经》称人参为诸药中“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述人参功效为“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补肺定喘,健脾止泻,生津止渴,托毒合疮”。人参多生长在背阴山坡的疏林密草之中,掌状复叶,轮生。初夏开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顶生。果实色红,扁球形。野生的称“山参”,人工种植的称“园参”。山参极为稀少珍贵,故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人参含皂苷、人参酸、挥发油、植物甾醇、生物碱和多种维生素,医学临床证明,不仅有培补元气等功效,而且还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由于长白山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适于人参生长,古来盛产人参,故有“人参故乡”之称。吉林生晒参、红参、糖参等畅销海内外,吉林人参皂甙片、人参精、雪蛤精、人参北芪精、人参茶、人参酒、人参花晶、人参果冲剂及人参化妆品等衍生产品,也深受人们欢迎。

☚ 美食品   人参什锦汤 ☛
人参

人参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野生者称野山参,栽培者称园植参。由于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品种上又有生晒参、红参、白参的区别。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凡大病、久病、大吐大泻、大失血所致元气耗散,体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单用人参浓煎顿服,可固脱复脉,挽救垂危;若见大汗淋漓,汗出亡阳,手足厥逆者,可与附子同用,以大补元气,回阳救逆。本品回阳于垂危,补虚于俄顷,是治疗元气虚脱、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❷中气不足,脾气下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常与白术、茯苓、炙甘草相配;若脾气虚极而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者,可与黄芪、升麻、白术、当归、炙甘草等相配。
❸肺虚咳喘,气短乏力。常配以黄芪、五味子、紫菀等;若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虚喘,痰涎壅盛,肢寒畏冷,自汗不止者,常与胡桃、蛤蚧、五味子等相配。
❹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多与知母、花粉、生地、麦冬等相配。
❺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常与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枸杞、丹参等相配。
❻血虚萎黄。常与黄芪、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等同用。
❼阳萎、宫冷。本品大补元气,能够增强性功能,对阳萎、早泄、女性性冷淡者有可靠而持久的疗效。若属肾阳不足者,可酌情配伍鹿茸、淫羊藿、巴戟天、韭菜子等。人参入汤剂用量为每次5~10克,宜文火另煎,将参汁对入其他药汁中。研末吞服,每次1~2克。而益气固脱,挽救危证,当用大量,15~30克,煎汁顿服。人参为补益药,正气不虚者不可用之。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服人参不宜喝茶,不宜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人参由于炮制不同,功效有所区别。红参偏温,大补元气之中兼有助阳之用,宜于元气大伤或汗出亡阳之证;生晒参药性平和,不温不燥,即可补气,又可益阴,宜热病气阴两伤之证;白参药性最缓,药力薄弱,只宜于一般脾肺气虚者。参须为人参的须根,补益之力不及人参,气虚轻证多用之。野山参,大补元气之力最雄,唯难以寻得,价格昂贵,较少用之。

☚ 苏合香   党参 ☛

人参rén shēn

《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人参(514)。药名。
【基原】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
【别名】人衔、鬼盖(《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精、皱面还丹(《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人薓(《本草纲目》),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性味】甘微苦,温。
❶《本经》:“味甘,微寒。”
❷《别录》:“微温,无毒。”
❸《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归经】入脾、肺经。
❶《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
❷《本草汇言》:“入肺、脾二经。”
❸《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用主治】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❶《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❷《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❸《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❹《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❺《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❻《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❼《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❽《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五分至三钱,大剂三钱至一两;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成分】根含人参皂苷Ⅰ~Ⅳ(Panaxosides)等,依其苷元分2类,人参皂苷Ⅰ~Ⅲ分出的苷元为人参三醇(Panaxatriol),人参皂苷Ⅳ~Ⅵ分出的苷元为人参二醇(Panaxadiol)。根含挥发油约0.05%,主要成分乃人参倍半萜烯(Panacene C15H24),是人参特异香气来源。又含人参醇(Panaxynol C17H26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液体,在空气中容易树脂化。参皮中也含此人参醇。此外,人参根部尚含人参酸(系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混合物),植物甾醇,胆碱(0.1%~0.2%,是人参中降低血压的成分),各种氨基酸和肽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几种人参三糖(Panose A,B,C,D)、果胶等糖类,维生素B1、B2、烟酸、泛酸等。地上部分含二十九烷(Nonacosane)1-二十八醇(1-Octacosanol)和β-谷甾醇;又含皂苷,水解则生成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茎叶和根的皂苷成分基本相同。因此,茎叶似有利用的价值。茎叶还含黄酮类山柰酚(Kaempferol)、三叶豆苷(Trifolin)、人参黄酮苷(Panasenoside)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glucoside)。
【药理】
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其高级部位,有某种特异作用。根据对动物的脑电图及条件反射方法的研究,人参主要是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同时也能加强抑制过程,改善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在人体,人参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对抑制过程也能加强,但不如溴化物明显。它还能提高人的一般脑力和体力的功能。对动物的抗疲劳作用(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很显著。对人亦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❷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人参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即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狗在大量失血或窒息而处于垂危状态时,立即注入人参制剂,可使降至很低水平的血压稳固回升,延长动物存活时间,乃至促进动物恢复健康。由于改变了机体反应性,它能延长受锥虫感染的小鼠的存活时间;使感染疟原虫的鸡免于急性死亡。长期服用人参的家兔,可防止由静脉注射疫苗引起的发热反应;减轻由注射牛奶、松节油或由耳壳局部冻伤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促进某些实验性损伤的愈合;减弱某些毒物(苯、苯肼、四乙铅、三甲酚磷酸等)对机体的作用;对维生素B1、B2缺乏引起的症状及过敏性休克,有某些良好影响等。其作用原理,可能与人参对机体在“应激过程”中的反应,特别是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有关。
❸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从人参根中提取的各种人参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能显著地抑制小鼠肾上腺、胸腺、脾、甲状腺等器官在应激反应中重量的变化;对肾上腺内维生素C及胆甾醇水平、尿中17-酮类甾醇、血糖和肝糖元也有显著影响。长期服用人参,可改善大鼠、小鼠对非特异性刺激(高温及低温)的耐受能力,加速在应激反应中某些变化的恢复。人参无性激素样作用,而能兴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加速大鼠的性成熟过程,或使性已成熟的雌性大鼠的动情期延长,摘除卵巢后,此作用即消失。人参短期的大剂量应用,可增强兔的甲状腺功能;较长期应用,则可抑制大鼠的甲状腺功能。人参根和茎、叶的抗利尿作用,则与促使肾上腺分泌盐皮质激素有关。抗利尿成分可能为人参皂苷。
❹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糖代谢,人参对注射肾上腺素、高渗葡萄糖等引起的兔高血糖,有某些抑制作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人参可改善一般症状,降低血糖,但不能完全纠正其代谢障碍。对雄性大鼠的四氧嘧啶糖尿病,有某些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但不能阻止其发病和死亡。对其他物质代谢,人参对雌鼠的生长、正性氮平衡、蛋白质的合成有某些促进作用。其提取物能增进大鼠肝脏核糖核酸的合成。在适当剂量时,对家兔也能增加体重,使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值上升。
❺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不同的人参制剂对体外蟾蜍心脏及在位兔、猫、犬心脏皆有某些增强作用。用阿托品后,强心作用仍在,心率不复变快。人参还能减弱或消除由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不整。对猫、兔心室纤颤时的心肌无力有某些改善作用。对麻醉动物,人参在小剂量时可使血压轻度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降压可能与血管扩张有关,阿托品可抑制此种扩张。对动物的冠状动脉、脑血管、眼底血管也有扩张作用,并可能与交感神经有关,也有人认为其中含胆碱样物质,为引起降压的部分原因。对带皮桥的家兔,口服有很轻度的降压作用。
❻其他:人参水浸液与红细胞作用,可引起变色及混浊沉淀,但不溶血。对末梢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及血凝皆无甚影响。长期服用,小量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亢进;剂量过大,则呈相反作用。有报道人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及预防作用。也有报道人参对大鼠的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有恶化作用,并认为有溃疡性疾病的患者应慎服人参。其水溶性成分,对豚鼠体外小肠,有某些兴奋作用。此外,人参总苷及多糖部分对动物的放射病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生长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朝鲜人参醚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腺癌-755有抑制作用,但对动物本身亦呈现毒性,对白血病-1210则无效。对某些细菌、原虫及结核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用Tris缓冲液提得的朝鲜人参的成分(Panabolide),对蛙腹直肌的作用,类似乙酰胆碱。
❼毒性:人参毒性很小,狗、猫皆可耐受很高剂量。人在内服3%人参酊剂100 ml后,仅感到轻度不安和兴奋;内服200 ml,可出现中毒现象,全身玫瑰疹、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

人参rénshēn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甘、微苦, 温。入脾、肺经。补气固脱, 补肺益脾, 生津安神。治重病、久病或大出血后虚脱, 及津伤口渴、多汗, 肺虚气短喘促,脾虚食少, 倦怠, 久泻, 尿频, 心悸怔忡,失眠。煎服: 1. 5 ~ 9 克( 急救可用至30克), 宜文火另煎, 单服或冲服; 粉剂: 每次0. 9 ~1. 5 克。反藜芦, 畏五灵脂。人参商品药材, 因产地、加工方法及野生与栽培之不同, 而有野山参、移山参、白参、生晒参、红参、别直参(朝鲜参、高丽参) 等不同名称。临床认为野山参、红参、别直参力量较胜。本品含多种人参皂苷。大部分皂苷水解后产生人参二醇或人参三醇, 是人参的有效成分; 小部分皂苷水解后产生齐墩果酸, 其生理活性不强。又含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β - 榄香烯、人参炔醇。还含胆碱、多种维生素和人参三糖等。人参能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 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有抗应激作用, 能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如温度或气压的过高、过低, 各种有毒物质, 细菌, 放射线或移植癌等) 的抵抗力。人参皂苷能增加核糖核酸、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轻度降低血糖水平; 使脂质的合成速率增加, 分解也增强。人参还有促性腺激素分必、促进骨髓细胞有丝分裂及刺激造血功能的作用; 根及茎、叶都有抗利尿作用。

人参

人参

人参

人参,又名人衔、神草、棒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等省。野生者称“野山参”或“山参”,多在秋季采挖。栽培者称“园参”,多在9月末至10月初采收。野山参一般只加工成生晒山参; 园参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生晒参、红参、白参(糖参)及参须等规格。
生晒山参 因细支根及须根多不除去,故又称全须生晒参。主根粗短,质坚硬,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 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上端有明显而紧密的环纹(习称铁线纹)。支根2~3条,多呈八字形分开。须根稀疏而长,质坚韧,上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根茎(习称芦头)细长,上端四面具密集碗状茎痕(习称芦碗),靠近主根的一段光滑无茎痕,习称“圆芦”。根茎上常生出纺锤形的不定根,习称“枣核芋”。通常以“芦长碗密枣核芋,紧皮细纹珍珠须”概述野山参的外形。
生晒参 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3~15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支根2~5条,分开角度小。根茎粗短,多拘挛而弯曲,一面或两面生有芦碗,下部无圆芦。根茎上也可见不定根。若加工成全须生晒参,支根下部尚有多数须状根,其上偶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
红参 根形与生晒参相似。表面棕红色,半透明,也有表面土黄色而不透明的,具纵沟、纵皱纹及细根断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2~3条完整或折断的不定根。
白参(糖参) 根形与红参近似,唯表面呈黄白色,可见加工时扎刺的点状痕迹,质较松。
参须 细支根加工成白直须或红直须; 须根加工成白弯须或红弯须。直须多扎成小捆,全长5~15cm,直径2~5mm。红直须表面红棕色角质状半透明; 白直须表面黄白色,均有微细的纵皱纹。弯须上有时可见点状突起。
人参药材除上述规格外,尚有掐皮参、白干参、边条参、石柱参、皮尾参等。朝鲜所产人参称“朝鲜参”或“高丽参”,也有红参、白参之分,其中红参又称“别直参”。
本品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经。功能大补元气,补肺健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气虚脱证、肺虚喘咳、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久泻、脱肛、惊悸怔忡、失眠善忘、尿频、阳萎、遗精、血虚怯弱、津伤口渴、消渴、自汗、盗汗以及胎元不固等病证。人参是补气要药,尤能大补元气,故临床用以固气救脱,治气脱阳亡之危候。如重病久病,元气将脱,或大吐、大泻、大汗出而致元气骤虚,阳气暴亡,证见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多、脉微细欲绝者,可急用人参一味浓煎服,以益气固脱,如独参汤。证兼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呼吸微弱,气脱阳亡者,则与附子配用,以益气回阳救逆,如参附汤。现代用于救治心力衰竭属于心肾阳虚者亦有效。本品亦可用治热伤元气,气虚液脱,证见气短神疲,烦躁不安,汗多而粘,口渴喜冷饮,四肢温暖,口唇干红,脉细虚数,则与麦冬、五味子等养阴生津药配用,可收益气生津敛液之功,此即《内外伤辨惑论》之生脉散。现代已制成生脉注射液,用以抢救感染性休克及心源性休克等均有一定疗效。诸凡吐血、衄血,及妇女血崩漏下,来势急迫,有气随血脱之虑者,亦可服用人参固气摄血以为权宜之计,“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即服独参汤,烦躁者并加童便服。至于血出急迫之势虽挫,但仍不止者,可相应配伍侧柏叶、荆芥炭或当归、熟地等止血养血药同用。
人参益肺气,治咳喘久病,肺气亏虚,如《永类钤方》补肺汤用本品与黄芪、五味子、桑白皮、紫菀等配伍,用于气短喘咳,语言无力,声音低怯。人参亦治气阴两亏之肺痨痰血,可配阿胶、知母、贝母以两益气阴,清肺化痰,如海藏紫菀散。若肺肾俱虚,胸满喘急,动则尤甚,不得卧睡,则常与胡桃肉、蛤蚧等温肾纳气药同用,如人参胡桃汤、人参蛤蚧散。若脾胃气虚,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以本品配白术、茯苓、甘草以扶正补虚,益气健脾。如脾胃虚甚而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及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内脏虚弱症,尤宜用人参配黄芪、升麻等益气举陷,如补中益气汤。中虚有寒,吐利腹痛,手足厥寒,则用人参配附子、干姜、白术等温中补虚,临床常用的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即是。它如妊娠恶阻,呕恶不欲饮食,属脾胃虚弱者,亦可用人参配砂仁等温中和胃之品。本品能安神益智,故亦能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眠善忘,《千金要方》定志丸,即用本品与菖蒲、远志、酸枣仁、茯神配伍,有益气养心安神之效。人参还有益肾培元之功,可用治肾虚小便频数、小溲失禁或溺后余沥不净及遗精等证,常与龙骨、龟版、芡实等同用以固肾涩精止遗; 治阳萎不举,则与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等温肾壮阳药配伍。至于肝气不足,血虚不能上荣,两目视物昏糊,又可以本品与菟丝子、决明子配用; 如虚风上旋,眼黑昏晕欲倒,则可与天麻、白术等同用; 治小儿慢惊,搐搦惊惕,时发时止,属土虚木旺之候,可于天麻、钩藤、僵蚕等平肝息风药中加入本品以补虚止惊。
《本草正》谓,人参“气虚血虚俱能补”。故因血虚而用人参者,有益气生血之功,较之单用补血药效果为佳,此即阳生阴长之义,尤宜于气血两亏之候。如身体消瘦,气短乏力,头昏心慌惊悸,饮食无味,常与熟地、当归、白芍等补血药同用,如两仪膏、人参养荣丸等。临床也用于疮疡证而见气血亏损者,如证见紫陷无脓,欲溃不溃,《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汤,用人参配白术、穿山甲、升麻、白芷等补气托毒排脓; 如痈脓溃后久不收口,脓出清稀,身体虚弱,《医学入门》托里散以本品和黄芪、熟地、当归、白芍同用,能益气养血,生肌敛疮。服用人参,还能益气生津止渴,如用治热病津伤,口渴唇燥,可与清气药石膏、知母等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 若气阴两伤,口渴汗多,气虚脉弱,则配石斛、玉竹、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生津。人参用治消渴亦有效,现代临床多与生地、玄参、麦冬同用; 《仁斋直指方》将本品与瓜蒌根研末,炼蜜为丸,麦冬汤送服; 《本草纲目》则单用人参末以鸡子清调服。临床实践证明,人参对轻型糖尿病能降低血糖以及尿糖的排出,对中等程度的糖尿病主要作用为消除或减轻口渴和虚弱等症状。人参有益气敛汗之功,临床又常用于治疗元气虚弱的自汗、盗汗,多与龙骨、牡蛎、麻黄根等固涩敛汗药同用; 对阳虚自汗者可加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止汗;阴虚盗汗者配五味子、麦冬、白芍、浮小麦养液敛汗。人参又可治疗气虚发热,故《本草蒙筌》云:“大抵人参补虚,虚汗可补,虚热也可补”。李东垣用人参配黄芪、甘草等,以甘温除大热; 对于相火乘脾之身热而烦,头痛而渴,脉洪大者,则用黄柏佐人参。人参补气之功,亦每多用于孕妇胎元不固,腰酸流红,可与熟地、当归、杜仲等煎服,能养气血,固冲任而护胎元; 若临产气虚无力传送而致滞产者,也可急用人参煎汤或研末服以接济其力,或与益母草、当归、川芎等活血药同用,以收催产之效。
临床还常用人参扶正祛邪,设若外邪未尽,正气已虚,用之能鼓舞正气,配合祛邪药以逐邪外出。如虚人外感,可于解表药中加入本品,助表散药祛邪外出,方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 如体虚里实,法当攻下而不耐攻逐者,宜于大黄、芒硝等攻下药中,加入人参扶正攻下,如《伤寒六书》黄龙汤证,即是脾胃虚弱兼挟积滞而嗳腐不食;脘腹胀痛,形体羸瘦,则人参与山楂、神曲、麦芽、白术等配用,消补兼施,方如《幼科发挥》养脾丸。
此外,服用人参还可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增强机体对一些有害刺激的抵抗力,提高对寒冷、高压、窒息、紧张、失血及一些毒物中毒的耐受性,故民间常用作补益强壮剂,尤其是冬令进补人参者为多。但用之不当或长期服用也可产生不良反应,因 “人参性温,积温也能成热,有助火恋邪之弊”,可出现腹满食减,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口干鼻衄乃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即现代医学所说的“人参滥用综合征”。
临床应用人参,以野山参补益之力最强,园参稍逊。其中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适用于气弱阳虚者;白参功同生晒参而补力较差。煎服,5~10g,如挽救虚脱需大剂量时可用至15~30g;常须另行煎服或兑入其他药汁内服。研末服,1~2g。凡体气壮实,身热便秘,脉滑实有力者勿服。反藜芦,畏五灵脂。
人参叶,又名参叶,亦供药用。味苦、微甘,性寒。归肺、胃经。功能生津止渴,祛暑,降虚火。主治暑热口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之消化不良、虚热及虚火牙痛等证,均可单味煎服。浸汁涂发可使乌黑光亮而不脱落。煎服,3~9g。
实验研究: 人参含人参皂甙约5.22%,系二十多种皂甙的混合物,其中以人参皂甙Rb、Rc、Rg的含量较高。皂甙所含的甙元有三种,即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前二种甙元所组成的人参皂甙具显著的生理活性,而后一种甙元所组成的人参皂甙则否。
根含挥发油约0.05%,其中低沸点部分有β-榄香烯,为人参特有香气的来源; 高沸点部分有人参炔醇,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液体,在空气中容易树脂化。还含其他多炔醇。根中所含人参酸为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等的混合物,系由根中所含脂类水解后生成的。还分离出β-谷甾醇、豆甾醇及胡萝卜甾醇和多种有机酸。根中还含胆碱0.1~0.2%,是人参中降低血压的成分。又含多种氨基酸和肽类,维生素B1、B2、C等和类维生素A物质以及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多种人参三糖和果胶等。最近又从根中提得一有效成分,称为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是多种人参皂甙的混合物。
人参芦和人参须均含人参皂甙,其中以人参皂甙Rb、Rc、Rg1的含量较少。叶含人参皂甙10.20%,已分离出人参皂甙Rb2、Rc、Rd、Re、Rg1、Rg2等。还含山柰酚、人参黄酮甙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人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1) 增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 这些有害因素包括物理的(冷冻、高温、过度运动、失重、高压或低压及X线照射等)、化学的(麻醉药品、各种毒剂等)、生物的(异种血清、微生物、移植性肿瘤等)。人参能纠正病理状态,而在治疗剂量时对正常生理功能无干扰作用,故有人称这类药为“适应原样”药物。人参有抗疲劳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其中以人参三醇为甙元者强于以人参二醇为甙元的皂甙,甙元的作用又强于相应的皂甙。此种作用可能与组织代谢的改善及能量的利用率增加(为阻止运动后糖元、ATP、CP的减少,增强乳酸、丙酮酸的代谢等)有关。
(2)对神经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人参皂甙能间接的兴奋垂体前叶而增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同时它又有“抗应激”的作用,即在提高机体对有害因素的耐受力时,减轻应激引起的肾上腺功能的过度改变,如肾上腺内维生素C及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肾上腺的萎缩等用人参后都能更快的得到恢复。
(3)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适当剂量的人参可增加家兔体重,对雌性大鼠的生长、食欲,蛋白质及肝脏核糖核酸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蛋白合成促进因子能“速效的”促进大鼠肝、肾、骨、睾丸等器官的蛋白质、RNA、DNA的合成速率,其机理可能是人参提高RNA多聚酶的活性所致。较长期(2~4周)饲以人参,可使大鼠肝细胞粗面内质网增加,说明蛋白质合成速率也增加,对受损害的细胞,由于DNA合成速率增加,可促进痊愈过程。人参对于正常血糖水平无影响,但对实验性高血糖或糖尿病则有某些抑制或保护作用。在应激条件下,人参能明显的抑制内源性糖元的利用,节约糖的消耗。人参皂甙,特别是-Rg能促进机体内脂类的合成,对胆固醇虽合成速率增加,但分解与转化也增加。人参对糖及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受到食谱成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参能促进骨髓细胞(大鼠的)有丝分裂,刺激造血功能。其抗利尿作用与醛固酮有相似处。人参能增加肝脏中某些酶的活性。这可能是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基础。
(4)对中枢神经、心血管等的影响 人参皂甙-Rb有镇静作用。而-Rg类则可能有弱的兴奋作用,但剂量过大乃呈现抑制作用。对某些中枢兴奋药及中枢抑制药物有某些拮抗作用。早期报告,人参能改善中枢神经的兴奋过程,也可加强抑制过程,使分化更完全,这可能与某些报告中的提高人的智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及抗疲劳作用有关。人参中某些三萜类皂甙有强心作用,还含有拟胆碱样物质,能扩张血管,故有报导其能抗休克者,-Rg、Rh为溶血,-Rc、-Rb2为抗溶血皂甙。
人参还有增强免疫、抗炎、促性腺样作用,也有报告其具有抗癌作用。

☚ 补益药   党参 ☛

人参

人参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根。野生品多在8~9月采挖,栽培品多在9月末至10月初采收,加工成生晒参、红参、糖参等各种规格入药。
朝医常用生晒参、红参和糖参。生晒参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15cm左右,直径2cm左右,表面灰黄色,全体有横纹,下部有2—3支根,并着生多数细长须根,须上有细小疣状突起。顶端有芦头,长1~4cm,直径0.2~1.5cm,有不定根和凹窝状茎痕。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红参无芦头和须根,表面半透明,红棕色。糖参又叫白参,由于用糖汁加工全身饱满,表面呈黄白色。人参有特有的浓厚香气,味甘稍苦。
少阴人药。功能为补脾和脾,大补元气,止渴生肌。用于亡阳证、虚劳、小儿阴毒、慢惊风等。如《东医寿世保元》人参官桂附子汤,用本品配官桂15g、炮附子10g、当归5g、白芍药10g等以回阳救逆,可治亡阳证;《东医寿世保元》补中益气汤,是用本品与黄芪15g、白术、当归、陈皮、甘草各5g等配合而成,治亡阳初证;本品若与陈皮5.0g、砂仁5.0g、生姜5g、大枣2枚等配合应用,可治小儿阴毒、慢惊风,如《东医寿世保元》人参陈皮汤。少阳人用人参引起发热升毒,故禁用。

☚ 益智仁   小茴香 ☛

人参

人参

蒙古名奥尔浩代、混额木、干查阿尔—查达格其查干、乌布宋—𠯫如布其格图布。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 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
本品味甘、微苦,性温。有滋养生津,补益正精,安神宁心之功效。用于
❶心悸怔忡,久病体虚,心衰,气短喘促,赫依性疾病等:单味1.5~9g煎汤内服。
❷正精耗伤,口渴多汗,气短喘促等:与沙棘、麦冬、白葡萄干等配用。
❸昏厥、面色苍白,大汗肢冷,呼吸微弱等:可单味30g水煎服用。
❹脾胃久虚,精华内耗,呕吐泄泻等:与白术、茯苓、藿香叶、木香、葛根、甘草配用。
此外,人参芦有消食,开胃、调赫依,和内,解全石药物毒之功效;人参叶有健胃,降虚火,清暑热,益头目,强四肢的功效,其煎液乌须发、防脱发。

☚ 天花粉   手掌参 ☛

人参

人参

人参,维吾尔药物名阿代木 格亚,别名君萨。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我国主产于吉林、辽宁等省,国外主产于朝鲜、美国等国。
本品性微温,味甜、微苦。功能增强自然力,产生良性体液,补脑增知,补心提神,滋补神经、肺脏,增强食欲等。主治身体虚弱,脑虚健忘,心虚神乏,神经虚弱,肺虚气短,胃纳不佳,大便溏薄等。内服3—9g。本品不能与铁筷子同用。本品可入汤剂、蜜膏、爽心膏等制剂。

☚ 海狸香   赤芍 ☛

人参ren shen

【医学】ginseng

人参

ginseng(root)

人参

健身药物名。主要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清代于参山周围各隘口例设卡伦,严缉汉民人等私采。初以八旗满洲兵丁分山刨采,后亦以内府三旗打牲乌喇满洲牲丁、王公府壮丁、勋旧大臣家丁分采。雍正(1723—1735)间,改为招商揽采。乾隆(1736—1795)初,改商办为官营,并实行歇山以养参之法。值采参之年,例由吉林等处将军具奏,官为放票,无论满汉旗民,均准纳银、取保以领票。刨夫于四月由卡伦验票入山,限以粮、驮。八月由官兵押同出山,官局凭印票所写名额,征收一定量官参,其余即归刨夫所有,听商收购。官参入局,严加拣选,解交京师内务府。内务府将积年宫用余参交与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官出售。商参不许私自携入山海关,概由驿站递运至京。吉林参,每斤征税银6两(包括车脚银在内);盛京参第斤输银4两。税毕,听各商户市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