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与生物圈计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Biosphere Programme,MAB

1966年10月召开的“政府间关于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的科学基础的专家会议”上首次提出的。1970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第十六次大会以2·313号决议设立的,国际性的、政府间合作研究生态学和生态保护的综合性大型计划。旨在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科技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等多方面的结合,对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变化,以及这种资源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包括14个子计划或称研究项目:(1)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2) 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实践对温带和地中海森林景观的生态影响;(3)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实践对放牧地、稀树干草原 (从温带到干旱地区) 的影响; (4) 人类活动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带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尤其是灌溉的后果; (5) 人类活动对山地和冻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6)人类活动对湖泊、沼泽、河流、三角洲、河口、海湾和海岸地带的价值和资源的生态影响; (7) 岛屿生态系统的生态与合理利用;(8)自然区域及其所包含的遗传材料的保护;(9)病虫害管理和肥料使用对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评定; (10) 主要工程建设对人及其环境的影响;(11)城市生态系统的情况,特别是能源利用方面的情况;(12)环境变化和人类人口的适应性,人口学和遗传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13)环境质量的认识;(14)环境污染及其对生物圈影响的研究。管理机构为30个理事国组成的 “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中国于1972年参加,一直是理事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ren yu shengwuquan jihua

国际性的综合性生态学研究计划,简称MAB,该项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找出管理和解决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间相互关系所产生的问题的办法。这项计划由30个会员国组成的国际协调理事会督促执行。我国也被选为理事,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MAB在国际上引起了普遍重视,有一百多个国家参加,研究课题1000多个,形成了全球性生物圈保护区网。

☚ 自然保护区   人类与环境 ☛

人与生物圈计划

简称“MAB”。 国际性的、各政府间合作研究生态学的综合性计划。1970年以“2 ·313号”决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目前已有98个国家参加。“计划”的整个协调管理机构是由30个理事国组成的“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结合,科技、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的结合,对生物圈和不同区域的结构、功能进行系统研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此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中国于1972年参加此计划,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

又称MAB,即 “人和生物圈” 研究计划。国际性的生态学的综合研究计划。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0年第16届全体会议上,根据许多会员国的建议制定的。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对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人与生物圈计划共有14个研究项目。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赞同该计划。这项计划由30个会员国组成的国际协调理事会督促执行。中国已被选为该会的理事。

☚ 超导研究突起   人类环境宣言 ☛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类巨大的建设力和创造力带来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人口的大量增长及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灾难,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森林、草原、农田的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的日渐加剧,物种的灭绝,城市生态系统的盲目发展等现象,大大地改变着生物圈的自然状况,使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恶化。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合理利用与保护生物圈资源,改善人与环境的全球关系提供理论基础,预测目前的活动对将来世界的影响,从而增强人类经营管理生物圈资源的能力,保障人类自身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他组织的配合下,于1971年实施了人与生物圈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使土地利用规划及对生物圈资源的管理,符合自然规律而确定必要的科学依据。它即是一项国际性的、政府间的计划,也是一项重点在于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学研究的多学科研究计划。它的最大特点是强调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政治决策人员和广大民众的密切配合。它提倡将人与资源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有效的经营和管理地球天然资源并维持其潜力的能力。此计划的实施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14个国家参加了这个计划。我国于1972年正式参加了人与生物圈计划,并当选为理事国。1978年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负责这方面事务的国内外协调和联络工作。10多年来,共展开了7个项目、27个专题的研究,其中有10个研究课题参加了国际MAB计划。到1997年,长白山、卧龙、鼎湖山、梵净山、武夷山、锡林郭勒、神农架、博格达峰、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和茂兰等12个自然保护区已纳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

☚ 农业商品性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

又称MAB,即 “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国际性的生态学的综合研究计划。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0年第16届全体会议上,根据许多会员国的建议制定的。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对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人与生物圈计划共有14个研究项目。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赞同该计划。这项计划由30个会员国组成的国际协调理事会督促执行。中国已被选为该会的理事。

☚ 超导研究突起   人类环境宣言 ☛

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Biosphere Program,MBP

国际性的、政府间合作研究生态学的综合性计划。是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会议设立的。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的结合,对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从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中国于1972年参加这一计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