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亲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亲等qīnděng

〈名〉 以血缘亲疏远近划分的等次。

亲等qīnděng

〈名〉以血缘亲疏远近划分的等次。
 ◇ 据报道,实施细则规定,台胞赴大陆探亲需向台湾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填具表格写明探亲对象、亲等,……(人民日报.1987.10.16)
 ◇ 修改后的法律将填补几个空白,如增设亲属制度,将在基本法层次上对亲属范围、种类、亲系、亲等的划分及其计算标准、亲属关系的一般效力等作出明确规定。(人民日报.1997.10.7)

亲等qīnděnɡ

〈名〉以血缘亲疏远近划分的等次。

亲等

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尺度和方法。古今中外亲等计算方法,一般有四种: (1)罗马法亲等计算方法,即从己身往上数,每经一代为一亲等,从己身往下数,每经一代也是一亲等,亲等数越多,关系越远,亲等数越少,关系越近。(2)教会法亲等计算法,也称寺院法亲等计算法,其计算方法,直系血亲与罗马法相同,也是每经一代为一亲等,旁系血亲则不同,需比较两个亲属都从本身这边往上数到同源的祖先,两边的亲等数不相等时,即按宗亲数多的一边定为双方的亲等。(3)中国古代服丧制度的计算法,即按丧服的等级来确定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亲属关系亲近的,服制就重,亲属关系疏远的,服制就轻。(4) 中国婚姻法中的计算法,即血亲关系的亲疏远近是用世代来表示的,如五代以内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亲等

亲等

表示亲属关系远近的计算方法与标志。分为罗马计算法和教会计算法两种。世界各国大都采用罗马计算法。中国在1929—1930年国民党政府公布的民法中,亦采用了罗马计算法。其具体的计算方法,在血亲方面是:
❶直系血亲,从已身上数或下数,以一代(世)为一亲等,如父母和子女为一亲等,祖父母和孙子女、外祖父母和外孙子女为二亲等等。
❷旁系血亲,从已身上数到同源的直系血亲,再由同源的直系血亲下数到要与之计算确定亲等的血亲,然后合计上下代


亲等

(世)数以定亲等,如兄弟姐妹为二亲等,叔侄、舅甥为三亲等。在姻亲方面是:
❶血亲的配偶,从其配偶的亲系和亲等,如子为直系血亲一亲等,则媳就为直系姻亲一亲等。
❷配偶的血亲,以其与配偶的亲系和亲等,如岳父母为妻的直系血亲一亲系,也就是夫的直系姻亲一亲等。
❸配偶血亲的配偶,以其配偶的亲系和亲等。妯娌就以夫的兄弟与夫的亲系、亲等来计算,为旁系血亲二亲等。教会计算法,对于直系亲属亲等的计算与罗马计算法相同,对于旁系亲属亲等的计算则并不合算双方的代(世)数,而是分别从已身或从要计算亲等的血亲上数到同源直系血亲的代数,二者如相等时,可以以任何一方的代数定为亲等;若二者不相等时,从其多者定亲等。如伯叔与侄之间的亲等,从侄上数到祖父母为二代,从伯叔上数到祖父为一代,从多者故定数为二亲等旁系血亲。世界上采用教会计算方法计算亲等的国家不多,英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当前世界各国多采用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详见亲等图。
☚ 亲属制度   平系家庭 ☛

亲等

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计算方法包括代(世)数亲等制和等级亲等制。代(世)数亲等制以代(世)数为计算亲等的标准,一代(世)为一亲等。罗马法计算法与寺院法计算法均属代数亲等制。我国古代以丧服定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等级,属等级亲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宗法制度及其丧服制,法律规定以代计算亲属关系远近。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分别为二代直系血亲和二代旁系血亲,与罗马法计算法和寺院法计算法的亲等制有差异。参见“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寺院法亲等计算法”。

亲等

亲等

中外法律上衡量亲属亲疏远近的尺度。亲属关系除有血亲、姻亲和尊亲属、卑亲属等区别外,还有亲疏远近之分。亲等越多,关系越远。亲等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一是代 (世) 数亲等制,二是等级亲等制。
代数亲等制。指即以出生次数 (代数,或称世数) 为标准来计算亲等,一代(一世) 即为1亲等。计算方法又可分为下列两种:
罗马法计算法。指古罗马法计算,直系血亲,是从己身上数或下数,以一代(世) 为1亲等,如父母和子女间为1亲等,祖父母和孙子女,外祖父母和外孙子女为2亲等。旁系血亲,是从己身上数到同源的直系血亲,再由同源的直系血亲下数到所要计算亲等的亲属,合计其代(世) 数以定亲等。如兄弟姐妹为2亲等,叔侄、舅甥为3亲等。
寺院法计算法。中世纪寺院法计算直系血亲与罗马法计算法相同。旁系血亲,则从己身上数到同源的直系血亲,再从同源的直系血亲下数到所要计算亲等的亲属,代 (世) 数相同,可按一方的代(世) 数来定亲等; 如果代 (世) 数不同,则按代 (世) 数多的一方来定亲等。如计算己身与伯叔的亲等,先从己身上数到同源的祖父母,作为2亲等,再从同源的祖父母下数到伯叔,作为1亲等。这两个方面的代 (世) 数不同,从其多数一方定为2亲等。这种计算法往往不能准确地表示旁系血亲间的亲疏远近的关系。
等级亲等制,中国古代丧服制的亲等计算方法,也就是以丧服的差别来区分亲属之间的亲疏远近,服重则亲近,服轻则亲远。丧服分为5等。即斩衰三年之服;齐衰期年之服; 大功九月之服; 小功五月之服; 缌麻三月之服。这一计算方法除以血统的亲疏远近作为标准外,还参照亲属的名分,尊卑进行计算。
中国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年历次民律草案,都采用寺院法计算法。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民法,改用罗马计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的宗法制度及其丧服制,以最简便的群众习惯的方法计算亲等。《婚姻法》 (1981)第6条第1款规定: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禁止结婚。这里所说的 “三代”,为最简单的代数计算方法,即己身为一代,祖父母 (外祖父母) 为一代,从己身上数到祖父母,外祖父母共为三代。旁系血亲,如从祖父母 (外祖外父母) 同源而出,就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论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间以及伯叔姑与侄、甥与舅间,均不得结婚。1950年 《婚姻法》 还曾有过 “其他五代内的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 的规定。

☚ 亲属   血亲 ☛
亲等

亲等

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

☚ 侵权行为   亲属 ☛

亲等

degree of kinshi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