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亲属回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亲属回避

亲属回避

亲属回避是指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亲属回避通过限制有某种亲属关系的公务员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以防止和克服亲属聚集,严格部门或单位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进行。
1.亲属回避范围。亲属回避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回避制度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如果将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围定得过宽、过严,那么回避就会因脱离实际而无法实施; 如果将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围定得过窄、过松,那么回避就会因未能全面限制具有某种亲属关系的人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而失去实际意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规定的亲属回避的范围,主要涉及那些联系较密,相互之间影响较大的亲属关系。即:
一是夫妻关系。夫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依法结合的伴侣。夫妻是已婚成年人的亲属群中的重要亲属,是亲属回避的首要对象。
二是直系血亲关系。直系血亲是指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他们和自己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包括父母、(外)祖父母、(外) 曾祖父母、(外) 高祖父母、子女、(外)孙子女、(外) 曾孙子女、(外) 玄孙子女等。由于自然原因,直系血亲一般指父母子女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间、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影响较大,属于亲属回避的范围。
三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但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 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或表兄弟姐妹; 同源于外祖父母的姨表或舅表兄弟姐妹以及不同辈分的叔、伯、姑、舅、姨与侄(侄女)、甥 (甥女)。属上述范围之列的亲属亦应进行回避。
四是近姻亲关系。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姻亲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是血亲的配偶,即自己的血亲的配偶,如直系血亲的配偶包括儿媳、女婿等; 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兄弟之妻、姐妹之夫、伯母、姑父、舅母、姨父等;第二是自己配偶的血亲,如配偶之父母、祖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等;第三是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以及血亲的配偶的血亲,前者如妻或夫的兄弟之妻,后者如儿媳之父母等。鉴于姻亲的范围十分广泛,《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需要进行任职回避的人员仅限于相互之间存在着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而非所有具有姻亲关系的公务员。但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近姻亲的范围没有界定,从实际情况来看,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的配偶及儿女配偶的父母,一般与公务员的联系较为紧密,当属亲属回避之列。
2.亲属回避的内容。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61条的规定,亲属回避的内容是: 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首先,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如果这类公务员任职于同一行政机关,且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必然会影响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需要注意的是,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是指“直接隶属”,而且是在“同一机关” 的“直接隶属” 的情况。
其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有直接上下领导关系的职务。从一个机关单位来讲,领导者对其职务范围内的每件事、每个人都负有直接或间接的管理或领导的职责,如果他的直接下属和他之间具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就可能出现在处理问题时以情代法现象,使正常的公务执行中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变为家庭关系,干扰了行政管理目的的顺利实现。
最后,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这一规定是人事、监察、财务、审计这些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的。监察、审计工作的目的本来是监督领导者,如果由领导者的亲属来从事这些工作,则很难有效地履行监察、审计职责,使这些职务形同虚设,有时甚至反过来对领导者起不正当的保护作用。

☚ 回避制度   地区回避 ☛
000035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