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从子名制
亦称“从儿称谓”、“从子名亲”,系民族学术语。与子从亲名制相对。指用一个人与儿童的关系来对其进行称呼,通过强调一个人与儿童之间的联系来说明血缘关系。例如,当一位妇女称其夫为“孩子他爸”或“毛毛爹”时,实际上是在强调由孩子而产生的亲属关系,避免说明与丈夫的姻亲关系。此种命名制度,台湾高山族雅美人曾经长期使用,即父母长辈至亲一旦有了长子,且行过命名礼之后,都要放弃原名,依据长子名并冠以称谓作为自己的新名,例如,长子命名西·阿玛扎嘎利特 (扎嘎利特之父),母名为西·依娜扎嘎利特 (扎嘎利特之母),祖父母名为西·阿奔扎嘎利特(扎嘎利特之祖)。名前冠以“西”或“西米娜”,表示部落成员。在雅美社会里,冠以子名,是难得的殊荣。如长子夭折,则从次子名亲,或恢复原名。20世纪以后,雅美人的从子名亲制逐步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