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燧邊地之崗亭和烽火臺。《藝文類聚》劉歆《遂初賦》:“望亭燧之皦皦,飛旗幟之翩翩。”《古文苑》一本作“亭遂”,另本作“亭隧”。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營轅部 > 樓堡 > 亭燧 亭燧 tíngsuì 古代築在邊境上的烽火亭,有警則舉火爲號。《後漢書·西羌傳》:“初開以爲郡,築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焉。”漢·劉歆《遂初賦》:“望亭燧之皦皦,飛旗幟之翩翩。” 亭燧 亭燧在边境上建筑的烽火亭。外敌侵入时举火报警。《后汉书·西羌传》: “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 ☚ 汀州镇总兵 亭障 ☛ 亭燧古代亭障上的报警信号。夜间举火叫“燧”。《史记·司马相如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索引》引韦昭:“烽,束草置之草木之端,如挈皋,见敌则烧举之。遂者,积薪,有难则焚之。烽主昼,燧主夜。”又《艺文类聚》汉刘歆《遂初赋》:“望亭燧之曒曒,飞旗帜之翩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