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京师赈粜之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京师赈粜之制 京师赈粜之制国家赈济京城人民的制度。元制:《元史·食货志四》: “就师赈粜之制: 至元二十二年 (公元1285年) 始行。其法于京城南城设铺各3所,分遣官吏,发海运之粮,减其市直以赈粜焉。凡白米每石减钞5两,南粳米减钞3两,岁以为常。成宗元贞元年 (公元1295年) 以京师米贵,益广世祖之制,设肆30所,发粮7万余石籴之,白粳米每石中统钞15两,白米每石12两,糙米每石6两5钱。二年,减米肆为10所,其每年所籴,多至40余万石,少亦不下20万石。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增两城米肆为15所,每肆日粜米100石。四年,增所粜米价为中统钞25贯。自是每年所粜,率50余万石。泰定二年 (公元1325年) 减米价为20贯。致和元年 (公元1328年) 又减为15贯云。赈粜粮之外,复有红贴粮。红贴粮者,成宗大德五年 (公元1297年)始行。初,赈粜粮多为豪强嗜利之徒,用计巧取,弗能周及贫民。于是令有司籍两京贫乏户口之数,置半印号簿文贴,各书其姓名口数,逐月对贴以给。大口3斗,小口半之。其价视赈粜之直,3分常减其1,与赈粜并行。每年拨米总204900余石,闰月不与焉。” ☚ 晋代官吏占田制 经赋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