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武旦和老旦
京剧的武旦和老旦行当,起初没有专工的演员,艺术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年代以后,它们才分别开始形成自己的流派。武旦为朱派和阎派,创始人分别为朱桂芬和阎岚秋。
朱桂芬,早期名旦朱文英之子,幼承家学,又坐科于长春科班,专工武旦。他的武打勇猛中见稳健,精巧中现轻盈,对打时勇猛迅急,出手准确。他的拿手戏有《扈家庄》、《芦林坡》、《盗草》、《泗州城》、《青石山》等。另外,他还擅长舞蹈,常与梅兰芳配戏,如《廉锦枫》 中演蚌精,《金山寺》 中演青蛇,二人配合默契。
阎岚秋,又名“九阵风”,以显其武打的迅猛剽悍,动作的轻盈优美。但他与 一般武旦不同处在于,他自小打下了扎实的唱、念基础,能将文戏的表演技巧应用到武旦戏中,做到“武戏文演”,因此他的武打勇而不蛮,急而不躁,有稳健之风。常演剧目有《泗州城》、《青石山》、《百草山》、《蟠桃会》等武旦戏,也有《娘子军》、《虹霓关》、《翠屏山》 等刀马旦戏。
老旦行当中,最有影响的两派是龚(云甫)派和李(多奎)派。
龚云甫,早期老旦演员。他的嗓音甜中带沙,行腔曲折多变,旋律性极强。早期的老旦唱腔是学老生的,但他大胆吸收青衣唱腔,将旦角的柔媚和老生的苍劲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老旦所特有的腔调。在做派上,他向青衣、花旦学身段,应用到老旦的表演中,改变了以往老旦重唱不重做的缺陷。这 一切都丰富了老旦的表演,提高了老旦在京剧行当中的地位。
李多奎,龚云甫的弟子。他的天赋极佳,嗓子宽亮,又很淳厚,是难得的好嗓子。他以唱功见长,用嗓讲究三分真七分假,唱来洪亮苍劲,深沉持重,极有韵味。他擅演的剧目有《钓金龟》、《遇后·龙袍》、《太君辞朝》、《望儿楼》、《徐母骂曹》等。他对后世老旦演员影响很大,许多人都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