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级commodity grading按蔬菜产品大小、重量、色泽、形状、成熟度、病虫害及其他商品要求的规定标准分为若干等级的措施,使蔬菜产品商品化、标准化。 产品分级须按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分级标准进行。早在1928年英国农业和水产部就制定了各种农产品的等级标准; 1968年以后,在它的农业及园艺法规中,对花椰菜、番茄、黄瓜、苹果和梨等5种果蔬的标准又作了具体规定。1973年英国进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它制定的标准被共同体采用。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主要蔬菜都有法定的商品标准。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从50年代起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陆续提出或制订了各自的蔬菜产品标准。 蔬菜产品一般分成特级、一级和二级3个等级,按产品的健全度、硬度、整洁度、大小、重量、色泽、形状、成熟度、杂质率、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程度等定出各等级的标准。特级的要求最高,产品应具有本种或本品种特有的形状和色泽,不存在会影响产品特有的质地、风味的内部缺陷,大小粗细长短一致,在包装内产品排列整齐,允许各分级项目的总误差不超过5%。一级品的质量要求大致与特级品相似,允许个别产品在形状和色泽上稍有缺陷,并允许存在较小的不致影响外观和耐贮藏性的外部缺陷,允许总误差为10%。二级品可以有某些外表或内部缺点,该级产品只适于就地销售或短距离运输。 分级有人工和机械操作两种方式。人工分级常与包装同时进行,操作者应预先熟悉掌握分级标准,必要时可辅以分级板、比色卡等简单工具,人工分级效率低,误差较大,但产品不易遭受伤害。机械分级的利弊基本上与人工分级相反。蔬菜种类、品种多,大小、形状、质地差异大,难于设计出通用的分级机械设备,更难实现全部自动化,所以一般都以人工与机械结合进行。目前已应用的主要是大小和重量分级机。大小分级机利用通过孔径由小到大的分级筛或由窄到宽的分级槽将产品分成若干级。适用于球形产品(如洋葱、番茄等)。重量分级机利用一系列承重不同的活动翻盘,当产品重超过翻盘的承重力时翻盘翻转,产品下落,将不同重量的产品分成若干等级。近年来发展有利用光反射原理制造的颜色分级机,以及利用电脑根据产品在传送带上挡住光线的时间算出产品直径大小的光电式选果机,还有利用电脑控制的产品质量分级机,主要由ITV像机对移动中的产品进行连续扫描,按反射光的明暗程度计算,区分出产品的受伤程度和不同颜色。(见蔬菜分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