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产业构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产业构成 产业构成安徽长期把发展第一产业放在首要地位,忽视了二、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使得劳动力过于集中在第一产业,二、三类产业社会劳动者人数比例较小(表8-2-2)。1978年社会劳动者在第一产业1530.43万人,第二产业192.16万人,第三产业150.8万人,分别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81.7%、10.3%、8.0%。到1992年第一产业为2013.06万人,第二产业481.33万人,第三产业491.37万人,分别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67.4%、16.1%、16.5%。1992年比1978年社会劳动者人数在第一产业中增长了31.5%,而占整个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减少了14.3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增长了150%,在社会劳动者总数中的比重增加了5.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增长了225%,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增加了8.5个百分点。虽然近年来二、三产业中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三类产业之间的比例还很不平衡,调整产业结构仍然是安徽省目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表8-2-2 按三类产业划分的社会劳动者人数 单位:万人
注:1978—1988年第二产业人数中含地质勘探业,1989—1991年不含地质勘探业。 ☚ 性别构成 所有制构成 ☛ 产业构成 产业构成1992年,在第一产业中,全省在职职工人数为20.67万人,占职工总数4.07%;在第二产业中,职工人数为264.9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2.2%;在第三产业中,职工人数为22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3.73%。在第一产业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9.1万人,占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5.48%;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56万人,占全省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0.99%;其它所有制单位职工135人,占全省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0.64%。在第二产业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72.41万人,占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49.48%;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90.63万人,占全省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57.73%;其它所有制单位职工1.93万人,占全省其它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91.33%。在第三产业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57万人,占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45.04%;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64.82万人,占全省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41.28%;其它所有制单位职工0.17万人,占全省其它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8.03%(表8-2-4)。 表8-2-4 不同产业类型的职工所有制构成(1992年)
自1952年至1992年的40年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增长9.49倍,年均增长26.5%。其中,工业部门职工增长31.02倍,年均增长41.5%;基本建设部门职工增长14.14倍,年均增长31.2%;农、林、水利、气象部门职工增长19.64倍,年均增长35.3%;交通运输、邮电部门职工增长7.87倍,年均增长24.4%;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部门职工增长5.97倍,年均增长11.2%;金融部门职工增长3.02倍,年均增长14.9%;国家机关、人民团体职工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7%(表8-2-5)。 表8-2-5 主要年份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 单位:人
注:1992年地质普查和勘探业24521人未列入分部门职工人数中。 ☚ 四 职工队伍的构成 行业构成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