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遗址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位于新疆维吾族自治区吐鲁番西约10公里的雅尔族乃孜沟村的一高崖台地上。故城是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高昌国的交河郡城,唐以后的交河县城。现存遗址主要是唐代以后的。城建在崖台上,无城墙,仅于崖壁的东、南两处斩崖为门。城内中央一条宽3米,长350米的南北向大道是城的中轴线。道两旁高而厚的土墙间有小巷连通,巷内为民宅院落。城内主要遗迹为各种建筑基址,大致以中轴线为轴,分三个区。北区(主干道北部)主要是大小寺庙遗址和各类塔基,其中正对着中轴线的一座寺院,平面呈长方形,由山门、大殿、僧房、水井、庭院等组成,是城里最高大的寺院。塔林为一组壮观的塔群,由中心的一座大佛塔和四周的100个小塔构成,小塔排成纵横各5个的方阵。这些塔的外形与印度佛教的“窣堵坡”十分相似。东区(轴线东侧)内,巷陌纵横交错与主干道联通,构成若干个小区(有学者认为这是“坊”的布局),东区南部尚留有一处保存较好的大建筑,分地上、地下两层,由阶梯通道相连。西区多为手工业作坊和陶窑遗址。交河故城的建筑是自崖面向下挖筑,利用现成的崖土筑成院落壁墙及居室等,故建筑都处在崖面以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交河故城为研究新疆古代的城市建制、布局等提供了重要资料。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