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加工flax processing从亚麻原茎制取可供纺织用纤维的过程。收获的亚麻经干燥脱粒后的部分称为亚麻原茎。原茎浸渍后,使部分胶质分解,晒干后成为干茎。干茎经过剥制加工,除去木质和麻屑得到纤维的过程称为制纤。 原茎的浸渍 实际上是一种生物脱胶过程。它将原茎内部的果胶质破坏,使纤维从麻茎韧皮部解脱出来。浸渍的方法有雨露浸渍、冷水浸渍、温水浸渍和加菌浸渍等。❶雨露浸渍: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节水节能,关键在于掌握好浸渍时间和选择适宜的场地。麻茎铺放要均匀,翻晒要适时。浸渍好的原茎应及时捆束、干燥。20世纪30年代,苏联、波兰已推广此法。到50年代,随着亚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利用机械拔麻可获得适宜的温度条件,能在田间就地立即实行雨露浸渍,可保证干茎质量和产量。80年代初,中国已有30%~40%的亚麻茎采用雨露浸渍。 ❷冷水浸渍:大都在河湖、池塘等天然水源进行。也可利用麻田或小溪流附近修筑沤麻池。比利时多用冷水浸渍,所产亚麻以品质优良著称于世。与雨露浸渍法相比,冷水浸渍需一定设备,且比温水浸渍的时间要长。 ❸温水浸渍:是用人工控制水温(在30℃以上)的一种浸渍亚麻原茎的方法,它能保证稳定地提高纤维质量。其主要设备有固定的沤麻池、加温水的锅炉及输、排水管道等。设备规模大小因加工量大小而定。乡镇小型亚麻厂年加工原茎在1000吨左右。小型厂有容量为50米3(装原茎5吨)的沤麻池8个,每次浸渍时间为5天,全年沤麻时间只有180天,全厂年浸渍原茎共1440吨。沤麻池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石等修筑,长、宽、高为15×2.5×1.6米。水源可利用河水、井水等。同时原料厂还应有足够的晒麻场地。经浸渍晒干后的干茎便可以制纤。 制纤 亚麻干茎的制纤多在亚麻原料厂进行,其工艺过程包括有碎茎、打麻、梳麻和脱麻。❶碎茎:利用机械装置的揉搓作用,以破坏亚麻干茎的木质部,使韧皮部纤维完全脱离。所使用的碎茎机由多对直齿轧辊或斜齿轧辊组成。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的碎茎机装有螺旋齿轧辊,可提高出麻率,尤其对雨露麻和油用亚麻(胡麻)的效果更为显著。 ❷打麻:碎茎后的亚麻干茎由打麻机加工,除去碎屑,得到长纤维。根据不同的浸渍方法,调整打麻机滚筒的转速(100~200转/分)。轮式打麻机由手工操作,每人每天打长麻12.5~25千克,短麻20~30千克。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上生产亚麻的主要国家,开始使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联合打麻机。例如,比利时的一种联合打麻机每班可处理8吨干茎。80年代中期,中国也研制成功大型联合打麻机,每小时可处理干茎750~900千克。 ❸梳麻:打麻得到的长纤维要检查梳理,以达到工艺标准的要求。梳理后的麻纤维按长短、色泽、强度和柔软度进行分级和捆束。 ❹脱麻:打麻过程中剩下含有大量麻屑的短乱麻,用短纤维处理机(脱麻机)加工,降低含屑率,得到含屑率为38%~40%的短麻,称为二粗。纤维回潮率为11%,最高不能超过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