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亚急型克山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亚急型克山病subacute Keshan disease系克山病的一个型。发病较缓慢,可在1周左右。患者以儿童为多,常以颜面及全身水肿为主诉。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同时兼有慢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明显症状与体征。心脏体征以心动过速和心前区舒张期奔马律为常见。治疗可用大量维生素C、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利尿、镇静药物等。 亚急型克山病 亚急型克山病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于儿童。近年来在新发生的克山病病人中为数最多,尤以2~5岁小儿多见,约占55.0~87.9%,1岁以下者发病极少(1.6%)。发病高峰在我国北方为冬春季,西南为夏秋季。心肌损害多数是近期发生的进行性心肌坏死,而修复过程尚未完成。由于病情发展较急型缓慢,故患者心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代偿适应性反应,但代偿不完全。有的因心肌病变发展急剧,心功能障碍发展较快,机体的代偿更不完全,出现各脏器循环灌注不足征象,临床表现近似急型。有的心肌病变虽重,但心功能障碍发展稍缓,机体代偿相对较好,体循环淤血表现突出,临床上类似慢型。一般出现症状后1~4周内发生急性全心衰竭,病情迅速恶化,心脏明显扩大。远期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大部分病例在反复出现心衰后死亡,或转为难治的慢型。因此,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应努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亚急型克山病的心电图。右心室高电压图形,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心肌损伤的征象,电压偏低 心肌损害的心电图征象:半数左右的病人出现低电压,个别病人可见到胸前导联限局性低电压。低电压常与其他心电图改变并存,且在心力衰竭被控制后可逐渐回升。Q-T间廷长者较少。ST-T异常最多见,主要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少数表现为ST段呈拱形上抬,甚至呈上向性单向曲线,或表现为ST段压低,呈下向性单向曲线。同时并有病理性Q波或单纯出现病理性Q波者均很少。上述两类心肌损害图形可很快出现,又可很快消失,而无心肌梗塞样的演变过程。异位心律较少。心脏传导阻滞中,以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较多,亦可见到左前分支阻滞。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双支、三支传导阻滞甚少。 超声心动图及X线检查 亚急型克山病的超声心动图及X线改变与慢型克山病的改变基本相同(参见“慢型克山病”条)。 诊断 主要根据亚急型发病特点,能除外其他心脏病者即可诊断。患者多为断奶后、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在病区如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痛呕吐、咳嗽气喘、眼睑或下肢水肿,且有血压下降、脉压缩小、心率明显增快、全心音或第一心音减弱等,可按亚急型及时治疗;一旦出现心衰者即可确诊。 本病的鉴别诊断与慢型克山病基本相同,需鉴别的疾病有其它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参见“慢型克山病”条)。此外,还应与支气管肺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 支气管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者,易与亚急型克山病相混淆。前者两肺有较多的中、小罗音,呼吸和心率明显增快,通常很少有奔马律; 若是克山病或并有克山病,则多有奔马律。 急性肾小球肾炎: 亚急型克山病常以颜面或全身水肿发病,尿中也可检出蛋白,须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急性肾小球肾炎常有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尿中有颗粒管型,并常有咽峡,皮肤等处链球菌感染史,故不难鉴别。 治疗 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全心功能衰竭,早期也可见到程度不同的心源性休克,因而治疗原则是在镇静或亚冬眠等一般疗法基础上迅速纠正全心衰竭,并同时控制进行性的心肌损害,防止坏死扩大。心力衰竭,可参考慢型克山病治疗处理,长期使用强心甙,并适当使用利尿剂。当有顽固心衰、心脏扩大而血压接近正常时,用硝普钠等扩血管药近期疗效多较好,用量约为每小时4μg/kg,应从小量开始,根据血压逐渐增量。也可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等药。当出现心源性休克体征或急型心电图改变时,即应按急型克山病心源性休克进行急救。必须强调,对心脏扩大病人应及早用强心甙药物。本病往往在治疗中反复发生心衰,转为慢型。一旦转为慢型,则其远期疗效不佳。故在心衰纠正后,即使心脏已恢复正常大小或接近正常大小时,仍需服用强心甙维持2~3月以上。并要加强生活管理,预防小儿多发病,积极治疗合并症,如感染、贫血、营养不良等。还要防止体力活动过多。 ☚ 急型克山病 慢型克山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