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井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井蛙 井蛙先秦寓言。战国宋庄周撰。《庄子·秋水》: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踌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 王鲔 无支祈与河伯 ☛ 井蛙 井蛙jǐnɡwā┃━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三国魏·嵇康《述志诗》:“坎井蝤蛙宅,神龟安所归。”宋·杨亿《成都》诗:“白帝仓空蛙在井,青天路险剑为峰。” ☚ 井鱼 无骏 ☛ 井蛙比喻见识短浅之人。宋陆游《舍北野望》诗: “野父编龙具,樵儿习兔园。吾今井蛙耳,敢复慕鹏鲲? ” 井蛙jǐng wā《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用“井蛙”比喻见闻狭隘,目光短浅的人。《弘明集·明佛论》:“夫一局之弈,形筭之浅,而弈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于天阱之下,不以甚乎。”也作“井底蛙”。《后汉书·马援传》:“因辞归,谓嚣曰: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也作“井底之蛙”。明·佚名《女真观》二折:“先生江海之学,小道是井底之蛙,焉敢于班门弄斧。”也作“井蛙醯鸡”。唐·刘禹锡《送帷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述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至],浅哉余闻乎,曾井蛙醯鸡之不若也。”也作“坎井之蛙”。《盐铁论·复古》:“宇宙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也作“坎蛙”。清·顾炎武《酬李处士因笃》:“自哂同坎蛙,难佐北溟浪。”也作“坐井蛙”。宋·苏轼《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也作“尺泽之鲵”。《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李善注:“尺泽,言小也。” 井蛙井底之蛙。《庄子·秋水》:“~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虚:同“墟”,居住之地。)后用以比喻见识浅陋之人。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螈类:螈(蚓~;鱼~;蛇~;泥~;虎~;蝶~;瘰~;肥~) ☚ 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 ☛ 见识狭小的人 见识狭小的人井蛙(坐井蛙) 井底蛙 井底之蛙 井底鸣蛙 井底蛤蟆 井底虾蟆 坎井之蛙 ☚ 能力低的人 智力差的人 ☛ 井蛙 井蛙《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太平御览》卷七七八引《东观汉记》:“(公孙)述鸾旗旌骑,警跸就车,礼甚盛,欲以援封侯,食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马)援晓之,因而辞归,谓(隗)嚣曰:‘子阳井底蛙耳,不如专意东方。’”公孙述,字子阳。后以此典形容人见识狭隘,没见过世面。南朝梁·陆倕《未至浔阳郡教》:“公孙陛戟,既似井蛙;延寿执戈,实同儿戏。” ☚ 精卫填海 竞富樽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