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井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井渠jǐng qú地下水道。《史记·河渠书》:“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之生自此始。” 井渠well canal汉代开凿的有竖井的暗渠。汉武帝时修建引洛水的龙首渠,渠道穿越10余里长的商颜山,其山土质均为黄土,开明渠易坍塌,乃开挖隧洞。为增加工作面,改善洞内通风透光条件,从山顶向下打若干竖井,深者达40余丈,井与井之间凿水平隧道,用以行水。《史记·河渠书》称:“井渠之生自此始。” 井渠 井渠汉武帝时在陕西大荔出现井渠,名龙首渠,井深达40余丈,井下可通水。公元前103年李广利率军伐大宛,这种穿井引水技术已传到费尔干纳盆地。《史记·大宛列传》: “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于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李广利 “闻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前64年辛武贤率军在敦煌白龙堆间穿卑鞮侯井,通渠屯田。《汉书》孟康注: “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此种井即后来新疆的坎儿井。波斯称井渠作卡纳特,传到阿曼叫法拉吉。公元2世纪也门的艾兹提人移居阿曼时看到那里的地下水渠有万条之多,目前只剩下4000多条。最大的法拉吉在古都尼兹瓦郊区,主渠长几十公里,并有纵横交错的支渠。主渠从绿山区下坡,经暗渠流向尼兹瓦,渠宽3米,高3.4米,平时水深1米,下雨时水深2米多(引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 ☚ 敦煌壁画踏碓图 卡纳特 ☛ 井渠参见“坎儿井”(960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