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都尉wǔ bù dū wèi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把归降于汉的南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每部以其中贵者为帅,以汉司马监督。三国魏末,复改帅为都尉。见《晋书·匈奴传》。三国蜀汉平定南中地区后也置五部都尉。《华阳国志·四·南中志》:"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置五部都尉。" 五部都尉❶官名。汉代设于边塞地区的五个都尉,分别治理所属各县。
❷武官名号。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始置。诸葛亮平南中,将五万户青羌徙蜀,分为五部,置都尉以统之。
❸南匈奴左、右、南、北、中五部都尉的合称。西晋置。 五部都尉武官名。三国蜀置,掌统领夷兵见《华阳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