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色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色笔 【出典】 《南史》卷五十九《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释义】 南朝文学家江淹,字文通,历仕宋、齐、梁三朝,晚年文才减退,有梦郭璞索还五色笔的传说;后因用五色笔比喻出色的文才。 【例句】 ①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2515)这里用五色笔称颂刘伯华富于文才。②五色毫挥成涣汗,百寮班下独从容。(李频《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681 1)这里用“五色毫”典,称颂作者的从叔有掌制诰的文才。③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李商隐《县中恼饮席》6215)这里反用江淹彩笔事,戏嘲同席某氏的赠妓诗写得不好。④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李商隐《江上忆严五广休》6227)这里活用江淹事,以“深藏五色毫”表示自己忙于幕宾戎务无暇为诗。⑤云生五色笔,月吐六钧弓。(吴融《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7866)这里活用“彩笔”典,同时又揉入“五云”字面(“五云”喻人才),借以称颂成某富于文才。⑥我恐江淹五色笔,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贯休《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9332)作者称颂荆南府主三让立德政碑,说如果要将此事立碑,即使才如江淹,也难以胜任。⑦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风骚。(贯休《笔》9347)这里用江淹彩笔典以切咏笔。 五色笔《太平御览》卷六○五引《齐书》:“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后以此形容人有才思,诗文佳妙。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五色笔 五色笔wǔsèbǐ┃┃┃ 传说南朝梁江淹善诗,夜梦一男子自称郭璞说:“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江淹即从怀中取五色笔授之。此后江淹作诗,遂无佳句。时人谓“江郎才尽”。后以“五色笔”喻杰出的文才。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诗:“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诗:“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何阳一县花。” ☚ 上水船 文字饮 ☛ 五色笔 五色笔典出《南史·江淹传》,参见“江郎才尽”。又《太平广记·梦二》:梁赋家江淹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彩俊发。授笔生才的传说较多:《南史》载梁纪少瑜少时梦陆倕授笔而文章大进;《旧五代史》载和凝梦人授五色笔而才思敏瞻。后比喻文才卓绝、笔力不凡。 ☚ 五色丝 五斗解酲 ☛ 五色笔借指大手笔。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五色笔指江淹梦一人索笔之事。南朝梁钟嵘《诗品》中:“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后遂以之比喻文才。唐李商隐 《李义山诗集》六 《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應試所需 > 五色筆 五色筆 wǔsèbǐ 明清鄉試、會試時,爲防止作弊,考生、考官等要用不同顏色的筆,以明責任。考生用墨筆寫卷,稱墨卷。墨卷須用朱筆謄寫成“硃卷”送考官評閱,故正副主考批卷時亦用墨筆。應試者墨卷須由謄録生謄寫成硃卷送考官評閱,爲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同考官、内收掌及書吏用藍筆。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因皇太后萬壽恩科改爲紫筆,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復用藍筆。對讀生用黄筆。應試者墨卷由謄録生謄寫成硃卷後,再交對讀生核對。發現有誤,以赭黄筆改正。對讀官於硃卷内有改動處亦用此筆。知貢舉、監臨、内外監試、提調、受卷、彌封及外收掌等官員皆用紫筆。總謂之“五色筆”。參閱《明史·選舉志二》、《清史稿·選舉志三》。 五色笔 五色笔神话传说。从前有个叫廉广的年轻人,经常在泰山上采药。一天,他遇到一位山神,赠给他一支五色笔,说此笔画出来的东西会变成真的。廉广带着神笔到了中都县,因画了神兵鬼将,惹了祸,逃到下邳县,又因画龙引起暴雨成灾,得罪县令,被囚入狱。经山神提醒,画了大鸟得以逃脱。当他回到泰山又见到山神的时候,山神收回了五色笔。廉广从此再也不会作画了。故事虽然离奇,却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 五大夫 五色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