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禮吉、凶、軍、兵、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萬民之僞,而教之中。” 鄭玄注: “鄭司農云: 五禮謂吉、凶、賓、軍、嘉。” 《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 鄭玄注: “五禮,吉、凶、賓、軍、嘉也。”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 鄭玄注:“鄭司農云: 五禮,吉、凶、賓、軍、嘉。”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儀式(附) > 五禮 五禮 wǔlǐ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書·皋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孔傳:“天次秩有禮,當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以接之,使有常。”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上》:“所謂五禮者,正謂公、侯、伯、子、男朝聘之禮也。”亦指古代五種禮制。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鄭玄注引鄭司農云:“五禮,吉、凶、軍、賓、嘉。”《隋書·禮儀志一》:“以吉禮敬鬼神,以凶禮哀邦國,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婚好,謂之五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