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月诗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月诗社 五月诗社1989年5月成立于澳门的社团。澳门东亚大学中文系主任云惟利教授担任顾问。这个组织并无任何形式,诗社对成员的唯一“约束”是按时带作品来聚会。诗友们交换作品,互相切磋,交流经验,借此提高彼此的诗艺。成立以来已组织发表3个专辑诗作,第一个载于《澳门日报·镜海》文艺版,第二个刊于深圳《特区文学》,第三个发表于广州《作品》。它不标榜流派,容许一切流派在社内自由竞放,将继续以专辑形式在海内外华文报刊发表诗作。对澳门文学的发展及与海内外华文文学的沟通和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世界华文诗人协会 (二)期刊 ☛ 五月诗社 五月诗社澳门文学艺术团体。1985年,新诗爱好者陶里、胡小风、汪浩瀚、江思扬等有意组织新诗团体。1986年,黄小峰受邀参加筹组。1988年5月正式成立。1989年8月向澳门当局注册成为合法团体。由于诗社成立于5月,据陶里称: “时当凤凰花开最灿烂的时节,我们不免托花寄意,期望诗社前程似锦。”因此,诗社取名为“五月诗社”。诗社以推动澳门新诗发展为宗旨,以促进中葡诗人之间的联系、交流经验、研讨理论,建立与外地诗会往来的关联为目标。会员有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有海外归侨,有内地新移民。身份、职业各异,创作的风格、特色各异。诗社成立以后,曾于1989年编辑出版社员创作合集《五月诗侣》。曾先后在《澳门日报》文艺版《镜海》发表4次现代诗创作专辑和一次现代诗理论专辑,并且在深圳《特区文学》1989年1月号、广州《作品》1989年6月号、广东韶关《五月诗笺》1989年12月号、北京《诗刊》1990年3月号、《四海》1990年4月号、香港《香港文学》、《诗双月刊》1989年5月号、1990年2月号和《澳门笔汇》的创刊号等各种文学期刊上,发表诗作专辑。五月诗社的创作活动引起国内外文艺杂志和诗人、学者的注意。香港《诗双月刊》编辑部一行6人,由诗人羁魂率领来澳门访问,与诗社理事举行座谈。国内的《诗歌报》先后发表懿灵、流星子的诗作专辑。1990年初,该社成员懿灵在香港出版其第二本个人诗集《流动岛》。此后,五月诗社成员共出版6本个人专集、2本选集,加上先期出版的合集《五月诗侣》,共同组合成“五月诗丛”。此外,该社还有两本“五月文丛”行世。1990年12月,诗社又开始出版《澳门现代诗刊》,每年出版两期。此外,诗社在1995年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广州合办粤澳新诗研讨会。其主要成员前往广州赴会,研讨3天,论文结集刊登于《澳门现代诗刊》第8期。随后,该社邀请10多位国内知名学者赴澳举行1995年诗人节暨诗创作研讨会。同年还举办东望洋杯新诗大奖赛,出版淘空了诗集《黄昏的解答》。诗社已由创社时的10余人,发展到30多人。老、中、青“三代同堂”,诗风各异。诗社社员的共同愿望首先是培养出澳门诗坛的新一代,其次是繁荣澳门的诗歌创作,并传播海内外,提高澳门文学的国际地位。现任理事长为危亦健(陶里)。社址在澳门高士德马路45号5楼4号。 ☚ 澳门现代诗刊 五月诗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