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指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指山(明)丘濬
【题解】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县境。因五峰联络形如指掌而得名。主峰高1867米,登山可眺五峰雄姿,还能体验晨凉、午热、夕暖、夜寒“一日四季”的气候,自明代以来,五指山成为海南岛的风景胜地之一。据说此诗系作者13岁时的作品,描写颇为生动,也可见作者之抱负。 【作者】 丘濬,明代诗人,生平见前广东《游三洲岩》诗。 【注释】 ①五峰:即五指山壁立、虎头、鹿回、鳌山、龙栖五峰。②此句谓五指高耸,夜里可在银河洗手,摘下星星。盥(guan):洗。③探(tan):摸取。碧落:青天。④玉笋:状山之形。⑤巨灵:传说中曾劈开华山的大力之神。 五指山风光奇丽的五指山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峰。主峰海拔1879米,比我国五岳中的东岳泰山还要高出347米,是我国南部沿海的著名山峰之一。 诗云:
五指山不仅有许多赞美的诗句,而且有不少传奇性的故事流传下来。据《正德琼台志》所载,五指山在古代又名黎母山。(现在的黎母岭在琼中县北部) 此山气候变化莫测,因而说它是南极星所降之地。又说婺女星曾出现在此山上而得名为黎婺,后人又把它讹呼为黎母。又据明代人刘谊的平黎碑所记,相传很早以前,雷摄一蛇卵在黎山中,生一女,号为黎母,以山果为粮,巢林木为居。天长日久,有交趾 (越南) 之蛮过海来采香,与黎母结成配偶,繁衍子孙众多,开山种粮,安居生活,后代就把此山称为黎母山相传下来。传说毕竟是传说,我们不必去追究它的真实性。但是黎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黎母山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黎族人民,犹象母亲一样,因此,人们把她称为黎母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现在的五指山区,黎族人民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望无边的平原,风景优美,好象仙境一般。一天,忽然风雨大作,天摇地动,好象要被海水淹没。玉帝急忙叫来雷公兄弟扬叉和法也疑,命他们下凡去压实地基,免遭大水冲垮。兄弟两人便带了工具降凡。他们挑土搬石,用堆山的方法将地基压实。时间一天天过去,山也愈堆愈高。扬叉堆起五座连绵的山峰,这就是今天的五指山。法也疑也堆起了七座比五指山还高的山峰,这就是今天的七指岭。这些山峰造好后,海岛稳固了,雷公兄弟要比比看谁筑的山牢固,他们互相用脚踢两座山,七指岭被扬叉一踢,便下陷了许多,法也疑却踢不动五指山,因此五指山成了今天海南岛上最高的山峰。这个故事表现了勤劳勇敢的黎族人民战天斗地创造世界的伟大精神。 还有一种传说 (见《五指山传说》一书,198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着这样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对勤劳的黎族夫妇,生下五个孩子,尽管日夜劳作,但生活仍十分艰难。一位仙翁同情他们,赠送宝锄、宝刀各一把给他们。于是,夫妇刻苦耐劳,刀耕火种,辛勤耕耘,兴家立业。这件事被当时的魔王知道了,它派来妖兵妖将把农夫全家抓去,施以水刑、风刑、火刑,妄图抢夺宝刀和宝锄,但黎家夫妇宁死不屈,临死时嘱咐五个儿子要保住仙宝。黎家五兄弟牢记父母遗嘱,与魔王展开生死搏斗,不幸都被魔王杀害。五兄弟的英勇行为感动了熊、豹、蚁、蜂、鸟,它们联合起来,发起攻击,打败了魔王和妖兵,随后又搬来许多泥土和石头,安葬了五兄弟的尸体。天长地久,五兄弟的坟墓渐渐变成五座山峰,远眺象直竖的五个手指,人们称之为 “五指山”。五指山五峰成西南——东北走向。第一峰海拔1300米,整座山峰象一座金字塔。山巅象向天啄食的鸟嘴,远看这“鸟嘴”十分尖削,而登上去后却是一块有10多平方米的岩石。在这里可以欣赏五指山变幻莫测的云海,俯瞰南海绮丽多彩的风光。然而攀登这个险峰却不容易,首先要牵藤攀上无路可走的“登天崖”,还要侧身爬过猛兽也望而生畏的“脖子崖”,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壮的体魄是难以到达峰顶的。第一峰背后是第二峰,海拔1878米,是五指山的最高峰,比泰山还高343米。从一峰望二峰,二峰呈一光溜溜的岩柱,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超凡气势。从一峰到二峰,要攀着树枝搭成的云梯拾级而上,其间有一圆形巨石架成的“天桥”,上方是丈余的绝壁,下方是黑沉沉的深渊。沿着这“天桥”可登上二峰峰顶。1962年琼中县和保亭县联合登山队登上顶峰时所竖的石碑依然屹立在峰顶。站在石碑前只觉云从脚下生,人在太空游。若晴日蓝天,俯瞰南海,碧波万顷,渔帆点点; 晨观日出,霞光灿烂,气象万千。环顾四方,“一览众山小”,南面的大、小吊罗山,西面的鹦歌岭、北面的黎母岭、东面的加铁岭都似矮了半截。五指山的第三、四、五峰在第二峰的东面依次排列,三峰相连,起伏和缓。北面的松涛水库犹如一面明镜,映照着五指山的雄姿。第二峰和第三峰之间有深涧切断,无路可通。传说五指山原以第三峰为最高,峰上有金山银库,玛瑙珍珠。从二峰到三峰原有一“仙桥”连接。神童仙女常到桥上玩耍。一日山神的三女儿化成坡鹿下山游玩,被一贪财的猎人捕获,猎人要坡鹿引路上三峰取金银珍宝,坡鹿引他至仙桥上,自己突然一跃而过仙桥,与此同时,一阵炸雷,仙桥被炸断,三峰也被劈掉了一截。从此三峰比二峰矮了,二峰与三峰也无路可通了,人们也无法涉足三峰。五指山五峰相连,峰巅分立,构成奇特的五指山风光。 风景秀丽的五指山,无论在过去和现在都是海南各族人民的骄傲。它不但闻名内外,而且造福于人民。自古以来,海南岛之大河源头皆出自五指山,浇灌着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山上名贵的植物、动物、药物应有尽有,地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今天的五指山区,公路四通八达,昔日那种闭塞的人迹罕至的境况早已不复存在,沉睡的五指山正在苏醒,展示她美丽的姿容,迎接远方的来客。 五指山金沙江下游一级支流中都河与岷江下游一级支流沐川河、箭板河间分水山岭。走向南东。长35千米,宽10千米~15千米。最高峰老君山海拔2008米,高出金沙江江面1840米。为背斜山。出露上二叠统、三叠系和下侏罗统的沉积岩。形成于第三纪末。 五指山著名风景区。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交界。因五峰耸立,形似五指而得名。主峰高1867米,为热带林木覆盖,奇花异草遍布。登山可欣赏五指山雄姿,又可体验“一日四季”的天气变化。有长臂猿、梅花鹿出入嬉戏林间,更有热情好客的黎族群众盛情接待。自然的美,美的自然,淳朴的民风,使客人留恋。 五指山 五指山五指山因其形状像五根手指而得名,位于海南岛中部,海拔1876米,是海南省最高峰。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胜地,由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被国际旅游组织定为A级旅游景点区,五指山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也有许多历史的遗迹,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 假日海滩 南湾猴岛 ☛ 五指山 五指山位于琼中县西南部。因五峰耸立,形似五指,故名。从头指到尾指,由西南向东北排列。二指峰最高,海拔1867米,头指与二指间为深沟隔开,其余三指连在一起,起伏和缓。热带林木覆盖,奇花、异草、瀑布、异峰、古树、云海巧妙构成天然美景,为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原始森林。置身山间,能体验晨凉、午热、夕暖、夜寒“一日四季”的气候。一路觅栈道,穷古林,攀藤梯,贴壁行,令人有腾云驾雾之感。从西麓水满黎村起步,登二指峰,通过圆形巨石“天桥”,攀头指。其余三指,无路可通。一峭壁镌“手辟南荒”四字,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冯子材书刻。峰顶一石碑,为1962年琼中、保亭二县联合登山队所竖。举目远眺,犹在天上,时而群山戴冠,薄雾缭绕,时而光明晶透,诸峰峥嵘,故古今不少文人墨客登此山畅怀吟咏。明丘浚十三岁赋《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神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 百花岭瀑布 3.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 五指山 五指山属台湾岛雪山山脉支棱,位于新竹县东镇东约5公里处,为台湾十二名胜之一。因五峰相连,形如五指,故名。《淡水厅志》云其“屹立云霄,环排秀峭”,前人以“五指凌霄”形容其山势峻峭。以中指峰最为高峻,海拔1077米。登山可由五指山口循路而行,先攀拇指、食指峰,再抵中指峰。峰间有观音禅寺,奉白玉观音。寺后有小径通五峰寺、灶君庙。灶君庙又名云光寺,在无名指峰上,寺貌华丽,周围林木森森,寺前平展宽敞,景致甚佳。左侧为玉皇宫,庙宇金碧辉煌。奉祀开天辟地神的盘古庙,环境静幽,庙前可望五指山风景。登临五指山顶,可东望雪山、大霸尖山,西望台湾海峡与新竹平野,北望大屯观音山,视野空阔,美景怡人。 ☚ 北埔 观雾 ☛ 五指山 五指山位于海南省中部,因五峰耸立,形似五指而得名。主峰高达1879米,为热带丛林覆盖,奇花异草漫山遍野。登主峰,可眺望五指雄姿,还能体验到晨凉、午热、夕暖、夜寒的“一日四季”的气候。山内有长臂猿、梅花鹿等珍贵动物。 ☚ 黄埔军校旧址 天涯海角 ☛ 五指山位于海南省海南岛东南部。海拔500~1200米,主峰1867米。山势陡峻,热带植物资源丰富。 五指山山名。又名黎母山。在今海南省琼中县境,因山有五峰如指,故名。主峰高1879米,“其高际天”,“云雾凝蔽”,为该省第一高峰。群山中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丘陵和河谷盆地,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历史上就是黎族的聚居地。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有关它的赞美诗歌和神话故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