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国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国部

部落名。“五国”,即剖阿里 (帕忽)、盆奴里 (蒲奴里或喷里)、奥里米 (咬里没)、越里笃 (玩突)、越里吉 (越棘)五部。为辽圣宗三十四部之一。来源于唐之黑水靺鞨。分布于自今黑龙江依兰县至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一带,沿江而居。各据有一城,故称为“五国城”。圣宗年间内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从事渔猎,也有畜牧。开泰七年 (1018),曾向辽朝贡纳貂皮六万五千张、马三百匹。兴宗重熙六年 (1037),以越里吉人尚海诉酋长浑敞贪污,罢五部酋帅,设节度使以领之。金景祖乌古乃时,始归附女真。

五国部

古部落名。辽圣宗(982—1031年在位)时,在今黑龙江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个部落归附,称五国部。其住地称五国城。辽圣宗命其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重熙六年(1037)罢五国酋帅 ,设节度使以领之。越里吉即今依兰(三姓城), 称为五国头城。宋徽宗被金人所俘, 囚死于此。剖阿里今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城)。盆奴里今黑龙江汤原县大有屯附近固木讷古城。奥里米今黑龙江绥滨县治。越里笃今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

五国部

满族的先世,辽金时期东北女真部族名称。五“国”即指剖阿里、越里吉、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等五部族,系唐代黑水靺鞨直系后裔留居故地者,至辽代演变为生女真一支。分布自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至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依松花江下游而居。五国部的统治中心为五国头城 (亦称五国城,今依兰喇嘛庙),系越里吉部所在地,为辽五国部节度治所,金代胡里改路、元代胡里改万户府治所亦相沿于此。也是北宋徽、钦二帝被流放之地。该部出产著名的猎鹰 “海东青”及貂皮、良马等,为女真人向辽王朝进贡的主要物品。

五国部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因其下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国(即五部),故名。来源于黑水靺鞨。约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的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下游两岸,东接大海。另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以下的黑龙江两岸;一说只在松花江下游附近;或说自三姓(今依兰)沿江而下至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处为其分布区;今有人认为其活动范围南至牡丹江下游,北逾伯力及黑龙江更东北的地方,东到乌苏里江下游和绥芬河流域,西达黑龙江中上游之间和嫩江上游。辽圣宗时(982—1031年在位)归附辽朝,为辽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初,由其首领任“五国酋帅”,管理其民。重熙六年(1037),因越里吉部人向辽奏诉其酋帅浑敞(一作坤长)贪贿,辽改设节度使领之。向辽纳貂皮、马匹等土贡,无定期,各部也独立贡于辽。以渔猎为生,饲养马匹等家畜。金景祖乌古迺(1021—1074)时,已听命于生女真完颜部,但因对辽时叛时服,“阻绝鹰路”,常与完颜部发生战争。金初,阿骨打统一该部,按金国女真人制,编置猛安谋克组织,为金代女真的组成部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3:56